3GO模拟飞行网|3GO Cyber Air Force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410|回复: 16

[存图]LOFC2常见防空单位参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3 10: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0op8ack 于 2011-11-23 18:12 编辑

LOFC2中常见防空单位参数参考表:

注:除ZU-23,其他的"传感器"都是无任何误差的
DCS里面这些参数变化不大,对25T/Ka50/A10C清除防空有点参考价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11-23 10: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抢个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0: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飞翔的士兵 发表于 2011-11-23 10:24
抢个沙发!

过份啊,这都抢

发表于 2011-11-23 11: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猪哥是技术达人哈。。。。
发表于 2011-11-23 14: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必须顶
发表于 2011-11-23 16: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师兄水平不是一般的高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4 11: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0op8ack 于 2011-11-24 11:59 编辑

【继续存】
实际上防空是个大系统,包括预警雷达,防空兵器,指挥控制通讯中心等等
在国土防空中,有的国家远程预警雷达沿国境线配属,相互衔接,以期获得较大预警范围,比如说二战时的英国,海湾战争时的伊拉克都是这样

要地重点部署是为了保护重要目标,一般分为要地重点部署,以及游动阵地部署
一般也不会做环形部署,而是在主要来袭方向上配属主要兵力,当然也许会在相反方向配属一些用于倒打追打的火力,而且阵地选择跟地形有很大关系,一般选在视野开拓,射击死角少的高地上
比如我们保护一座大桥,我们很可能是把阵地部署在大桥附近的高地上
游动阵地射击,则是根据敌来袭航线上,规划阵地,这种阵地打一次换个阵地,避免火力报复,像南联盟打下F-117,就是游动阵地打的

野战防空与国土防空的要地防空目的不同,要地防空是为了保护诸如指挥、交通、通讯中心,重要的生产基地,政府机构、机场、港口等战略目标等
野战防空则是了保护陆军的地面部队

野战防空与要地防空不同装备之处在于野战防空必须要有相当的机动能力,或者快速展开的能力
野战防空由于各种兵器的特性不同,其部署方式也是不同的
比如用于伴随基层部队机动作战的自行高炮、弹炮合一系统,近程导弹发射车等
在其保护的部队开进时,如在我方纵深内开进,其地面威胁不大时,往往会提前出发,占据开进路线两侧的高地,用以掩护地面部队
在地面部队驻守时,防空部队会占据地面部队的周围高地,火力相互衔接
在地面部队发起冲击时,防空部队要么会占据出发阵地提供掩护,要么会跟在地面部队的后面前进

从部署方式上看,中远程防空导弹系统的部署跟防空伴随火力的部署也不太一样
一些远程的、可垂直发射的远程导弹,雷达与导弹部署可能是分离的,雷达可能会居高以其获得较小的死角,但是防空导弹部署就很灵活了,以自我保护为首务,部署在凹地也可
但是一些像萨姆6这样的导弹,则必须和雷达部署在一起,而且要有较好的射界,以缩小射击死角

不管怎么说,同心圆与环形部署都是很少的
中远程导弹部队也许会和小高炮进行混编,避免敌飞机从中远程导弹射击死角发动袭击,从射界来看倒是个同心圆

要地防空通常部署原则

在距城市150~200千米范围内,建立了2~3层防空火力部署。
外层防御以S-300等远程地空导弹为骨干,并和中小口径高炮混合组成;
内层防御以“道尔”等中近程防空导弹为主,并以各种型号的小高炮和空中设障系统重叠组成。
在主要方向的外层与内层之间,以等中近程低空导弹和高炮混合组成加密层,以加强该方向的防空火力。

为了掩护防空中央火力圈外的广大地域,在相邻“沿海都市圈”之间则基本是以散点式部署防空兵力兵器,形成守点控面的外围火力网。
这些要点部署范围广、阵地建设选择余地大,一般都建设在敌空袭兵器容易标识和突防的隘口和水系分支点,可对超低空突防的飞机和巡航导弹进行伏击。

在整个地域上形成分散的点面结合的防空部署,使防空火力既突出重点,又兼顾纵深。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4 11:5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0op8ack 于 2013-12-25 14:18 编辑

【继续存】
装甲师常见武力配置及防空单元配置

苏式装甲师:
冷战时期,苏军采取的是六团制的两种师的编制。苏军是基于摩托化步兵团和坦克团这两种主要的战术部队来编制师一级的兵团的。
摩托化步兵团:拥有3个摩托化步兵营(约400人),1个坦克营(40辆),1个122毫米牵引榴弹炮营,1个反坦克导弹连,1个防空导弹连和1个23毫米高炮连,以及其他战勤、后勤分队。
摩托化团分为两种,装备BTR装甲车的和装备BMP步兵战车的。

坦克团:拥有3个坦克营(各31辆),1个摩托化步兵营,1个122毫米自行榴弹炮营,1个反坦克导弹连,1个防空导弹连和1个23毫米高炮连,以及其他战勤、后勤分队。
师的炮兵团装备的是152毫米的加农榴弹炮,一般牵引式的两个营,自行式的一个营炮兵营早期为18门,70年代末以后一律为24门
师的火箭炮兵营为24门冰雹,火箭营为4部“青蛙-7”,以及一个直升机大队13架米-24,作为补充火力
师的防空团包括两个营的防空导弹和一个营的ZSU-57。
还有师的侦察营,拥有7辆PT-76和10辆步兵战车和一个摩托车连。
当然还有工兵营和其他保障分队。

营的后勤是十分可怜的,强度高的条件下不具备独立作战能力,团的后勤勉强够用,主要依靠师的后勤。

坦克师辖3个坦克团,一个BMP摩托化团,335辆坦克,其他一样。
摩托化步兵师2个BTR摩托化团,1个BMP摩托化团,1个坦克团,1个独立坦克营(51辆),266辆坦克,其他一样。



对应FC2/DCS World中的主要是 北高加索军区:
                        第58集团军
                        第10 spetsnaz旅
                        第22 spetsnaz旅
                        第56近卫空降旅 卡梅申
                        第33侦察旅(山地、摩步)
                        第100侦察旅(实验)
                        第8近卫摩步旅(山地)博尔佐伊BMP
                       第17近卫摩步旅 沙利MT-LBV
                       第18近卫摩步旅 汉卡拉 BTR
                       第19摩步旅 弗拉基高加索MT-LBV
                       第20近卫摩步旅 伏尔加格勒 BMP
                       第34摩步旅(山地)切尔克西亚 MT-LBV
                       第136近卫摩步旅 布伊纳克斯克 BMP
                       第205摩步旅 布琼诺夫斯克MT-LBV
                       第4军事基地 茨欣瓦利
                       第7军事基地 阿布哈兹
                       第102军事基地 亚美尼亚(第73摩步旅 埃里温;第76摩步旅 久姆里)
                       第1近卫导弹旅 克拉斯诺达尔
                       第291炮兵旅
                       第439火箭炮旅
                       第943火箭炮团
                       第67防空旅 伏尔加格勒
                       第7016武器基地(各型火炮)
大致组织结构:



美军装甲师(86型):
师部:直辖1个防空炮兵营,1个军事情报营,1个通讯营,1个支援营,1个宪兵连,1个师乐队
2个装甲旅:旅部,2个坦克营,1个步兵营,1个装甲骑兵(侦察)连,1个工程营,1个前线支援营
1个步兵旅:旅部,1个坦克营,2个步兵营,1个装甲骑兵(侦察)连,1个野战炮兵营,1个工程营,1个前线支援营,1个军事情报连,1个通讯连
1个炮兵旅:旅部,3个M109自行榴弹炮营,1个M270自行火箭炮营
1个航空旅:旅部,2个攻击直升机营,1个中型运输直升机连,1个骑兵营,1个航空支援营,1个化学连

美军第1装甲师(现行):
师部
2个重型旅级战斗队:旅部,1个坦克营,1个步兵营,1个特战营,1个装甲骑兵连,1个野战炮兵营,1个前线支援营
1个斯特瑞克旅级战斗队:旅部,3个步兵营,1个反坦克连,1个装甲骑兵连,1个野战炮兵营,1个前线支援营
1个步兵旅级战斗队:旅部,2个步兵营,1个特战营,1个装甲骑兵连,1个野战炮兵营,1个前线支援营
1个航空旅:旅部,1个攻击直升机营,1个通用直升机营,1个运输直升机营,1个航空支援营,1个装甲骑兵连
1个支援旅:旅部,乐队,卫生营,运输营,修理营,工程营,联勤营,财务连,数据处理小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1-11-24 12: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  必须顶 兰州辛苦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4 12: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0op8ack 于 2013-12-25 13:58 编辑

【苏式野战防空体系】

俄罗斯和前苏联的野战防空

    俄罗斯和前苏联(以下简称俄)是陆军大国。陆军设有防空军,防空武器配套齐全,技术先进。
    俄从方面军(军区)到营连级的野战防空系统已经全部实现导弹化,高炮只起辅助作用;并有配套的指挥(C3I)系统。

    俄在方面军(军区)级装备S300V防空导弹(SA-10);军级装备甘戈(SA-11);师级装备道尔(SA-15);团级装备通古斯卡(SA-19)或箭10M3(SA-13)。所有导弹系统均采用履带式底盘,机动能力很强。
    连队装备便携式导弹针(SA-18)。

    俄陆军防空导弹体系有配套的指挥系统。每个作战单元都有自己的指挥车。
    波良娜指挥系统(Braunaul)可以指挥S-300V和甘戈作战单元。
    兰日尔指挥系统(Ranzhir)可以指挥道尔、通古斯卡火力单元。
    指挥车信息参见:http://www.ausairpower.net/APA-Rus-ADCP-CP.html

    波良娜指挥系统可以指挥4个S300V作战单元,指挥跟踪48个空中目标,制导96发导弹。
    兰日尔指挥车可指挥4辆道尔战车或6辆通古斯卡战车,也可以给便携式防空导弹针做目标指示。
    MP22指挥所可以指挥4个兰日尔指挥车。
    军和方面军防空指挥所采用轮式车,师和师以下指挥所均采用履带式底盘。

    S-300V(SA-10)装备方面军级,它可在100km的距离拦截飞机型目标,在40km的距离拦截弹道式导弹。最大作战高度达30km。
    每个作战单元由4个火力单元组成。
    每个火力单元由一部多通道相控阵雷达和6个发射装置组成。每个火力单元可同时跟踪6个目标,制导12发导弹。
    因此一个作战单元可同时跟踪24个目标,制导48发导弹。
    导弹为二级导弹,分为Ⅰ型和Ⅱ型,两型的区别在于助推器。
   Ⅰ型导弹用于拦截100km左右的飞机型目标和战役战术导弹。
   Ⅱ型导弹用于拦截7~8g的机动飞机型目标和导弹型目标。

    甘戈(SA-11)装备军级,它可在3~35km的距离和22km的高度以下拦截各种飞机型目标和巡航导弹。
    它采用半主动寻的和指令修正制导体制。
    每个作战单元由6个火力单元和3部发射装填车组成。
    每个火力单元装4发导弹。每个作战单元能同时跟踪6个目标,制导6发导弹。

    道尔(SA-15)防空导弹装备于师级,它可在12km的距离拦截各种飞机型目标,
    可在7km的距离拦截速度为700m/s、俯冲角为0~60°、雷达反射面积为0.1m~的各种精确制导武器,
    其中包括空地导弹、巡航导弹、反辐射导弹和制导炸弹。
    每个作战单元由4个火力单元组成。
    每个火力单元为一辆战车。战车上装有一部搜索雷达,一部相控阵跟踪制导雷达和8发导弹。
    单车完全具有独立作战能力。其搜索雷达可同时发现48个目标,跟踪10个目标,制导雷达可同时跟踪2个目标,制导2发导弹。每辆战车既可独立作战,又可参加作战单元作战。
    每个作战单元可同时跟踪8个目标,制导8发导弹。

    通古斯卡(SA-19)是一种弹炮结合防空系统。其上装有8发导弹和两门30mm双管自动高炮。
    导弹可在8km以内拦截飞机型目标,高炮作用距离200m至4km。
    可由6个火力单元组成1个作战单元。

    应当指出,俄在防空装备指导思想方面非常强调体系观念。各种型号有自己的特定作用,对每一种型号不过分求全。主张组织起来,发挥每种型号的长处,组成野战防空系统体系。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4 12:3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占坑
[美式要地防空和野战防空部署原则与方法待查]
发表于 2011-11-24 15: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东西好,收藏。。
发表于 2011-11-25 21: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副师座从哪整这好东西,顶你。
发表于 2011-11-28 13: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顶!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9 12: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0op8ack 于 2011-11-29 12:27 编辑

空地大碰撞——海湾战争中的SEAD战役

[编者按]从飞机出现在战场上开始,来自空中与地面的对抗就从未停止。在越南战争期间,为了有效地对抗地空导弹的威胁,采用电子干扰装备(Electronic Countermessures,缩写ECM)与反辐射导弹(Anttiradiation Missiles,缩写ARM)实施敌方防空压制(Suppression of Enemy Air Defenses,缩写SEAD)的概念第一次被提出。在随后的战争实践中,SEAD作战已经由初始阶段对单个阵地的简单攻击,演变成与一体化防空系统(Integrated Air Defense System,缩写lADS)之间复杂而精巧的系列化对抗,成为了现代空中进攻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战争史上,最为值得研究的SEAD作战是发生在1991年“沙漠风暴”行动期间。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SEAD作战,也是唯一一次以一个完整的国家战略一体化防空系统为目标的SEAD作战。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空地大碰撞。在尘埃落定20多年后,详细考察这场巅峰对决的攻防过程,无论对于未来空中战役中SEAD作战的组织实施,或是国家防空体系的谋划建设都是不无裨益的。
  
  伊拉克的一体化防空系统
  
  伊拉克的IADS的建设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1981年,以色列空军在巴比伦行动中一举摧毁了伊拉克的核反应堆,从而使其谋取核力量的努力化为泡影;而在随后的两伊战争中,伊朗空军又多次空袭了包括巴格达在内的伊拉克城镇。两次来自空中的打击深深刺痛了伊拉克领导层,于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伊拉克不惜巨资进行空防体系建设,最终完成了当时中东地区最为强大完整的综合防空体系。
  伊军防空部队采用空防合一体制。平时分别隶属伊空军、共和国卫队与陆军,在战时将由空军实施统一指挥。其中空军主要控制预警系统、区域防空导弹、战斗机和主要的战略防空设施;共和国卫队负责核生化设施防御;伊陆军则承担野战防空任务。全国防空指挥的最高机构是伊空军的国家防空作战中心。
  伊拉克全境按照国土地域分布划分为4个独立的防空区,设有4个地区防空作战中心(SOC),16个截击引导中心(IOC)和70多个对空报告中心,并通过被称为“KARl”的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连成一体,综合控制所有防空单位,完成各雷达站和观测站的信息收集、分析与传递、截击机的地面引导与导弹系统控制等等。全系统所有的关键节点都位于地下,有坚固的掩体作为掩护,配备了大型计算机处理信息,并可使用无线和光缆通信系统下达命令。
  伊军防空系统的顶层探测网络由前苏制P-35M/P-37“条锁”雷达构成。这种安装在拖车上的动目标显示雷达部署在可覆盖主要城市与军事基地的关键位置,通常与PRW-11“边网”或PRW-16“薄皮”测高雷达配合使用,可以获取目标的三坐标数据。
  在伊军IADS中,这些远程预警雷达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这些雷达的轮流开机,伊军可以实现对全空域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控,其数据既可上传地区中心与地面防空集群,也可以通过截击引导中心指挥战斗机作战。因为这些雷达的存在,地空导弹的搜索雷达平时可以保持关机状态以隐蔽自身位置,仅仅依靠由“KARI”系统转发的预警雷达数据判断接触时间,通过短暂开机捕获目标及防御对方反辐射攻击。由于预警雷达通常具有较大的探测距离,因此可以部署在远离一线的位置,并得到前沿阵地的保护,很难受到攻击。
  不过由于伊军IADS中缺少关键的机载预警雷达系统的支持(海湾战争前伊拉克已经完成了“阿德南”预警控制飞机的制造,但是尚未投入使用),部署在后方的预警雷达对于低空目标有较大的盲区,为了弥补空白,伊军在边境附近设置了一系列机动雷达站。这些雷达站通常配备P-12“匙架”、P-15“平面”与P-15M“胖子眼”等雷达,并有轻型防空火力的保护。
  按照苏军防空作战模式,并吸取了以往战争的经验教训,伊军防空系统的火力配备经过了精心设计,形成了一个由地空导弹、防空火炮与战斗机组成的多兵种联合火力网。
  构成伊军区域防空中坚的是苏制SA-2、SA-3和SA-6导弹,在伊拉克空军建制内共70个导弹连,其中SA-2、SA-3导弹构成固定的区域防空圈,SA-6导弹则以机动配置的方式填补各固定防空围的空隙。
  伊军采购的SA-2导弹主要包括SA-2B和SA-2F,其主要区别是前者使用“扇歌”B雷达,而后者使用“扇歌”E/F雷达,具有更好的抗干扰能力。一个典型的伊军SA-2导弹营部署方式为:1台“匙架”或“平面”雷达与1台“边网”或“薄皮”雷达的组合,为全营提供中距预警;3个发射连,各自拥有1台“匙架”目标搜索雷达和1台“扇歌”火控雷达,及6个配备拖车的导弹发射架。
  伊军拥有大约25个连的SA-3A和SA-3B导弹,每个发射连拥有1台“平面”或“胖子眼”雷达提供目标搜索,1台“卑鄙勾当”雷达用于火力控制,4个双联(SA-3A)或四联发射架(SA-3B);4个连组成1个营,配备1台“匙架”、“平面”或“胖子眼”,及1台“边网”或“薄皮”的组合作为预警雷达使用。
  对于联军来说,最具有威胁的区域防空导弹是SA-6,其曾经在1973年中东战争与1982年黎巴嫩战争中两度与美制飞机交手。一个典型的伊军SA=6导弹营部署方式为:1台“平面”或“胖子眼”与1台“薄皮”的组合作为预警雷达,5个各拥有1台“同花顺”雷达和4辆3联装发射车的发射连。
  值得指出的是,伊军区域防空导弹营配备的预警雷达,如“匙架”、“平面”或“胖子眼”等,并不仅仅为本营提供目标信息,同时也作为局部的防空中枢,与附近的其他导弹连,如SA-8或“罗兰特”交联、为其提供预警和指示信息,形成一个多种导弹组成的防空集群。
  除区域防御外,伊共和国卫队和陆军防空部队拥有140个以上的导弹连,主要承担要点防御和野战防空任务。其中共和国卫队主要使用SA-8、“罗兰特”导弹,而陆军则使用SA-9和SA-13导弹。这些导弹通常以连为单位密集部署在所要保卫的目标与区域附近,并以1对1的方式得到ZSU-23-4P自行高炮连的支援。一种典型的部署方式为:一个由4辆SA-9或SA-13发射车组成的导弹连,一个由4辆ZSU-23-4P组成的高炮连,并伴随着1套、2套或4套SA-8或“罗兰特”导弹。
  此外,伊地面部队还拥有多达6788具SA-7B、SA-14和HN-5等单兵防空导弹发射装置,作为班排防空武器使用。作为导弹火力的补充,伊拉克在全国各地还设置了大量的高炮阵地,共部署了各型高炮10 000余门和数目极其庞大的高射机枪,可以覆盖从低空到近万米的空域。
  由于伊拉克的地理特征,主要人口聚居地的分布不均衡,地面防空兵力主要负责防御城市、军事基地、交通枢纽与重要设施,而在地面火力覆盖区域之外的广袤沙漠与无人区上空,则由伊空军的战斗机承担防空任务。海湾战争前的伊拉克空军是世界第6大空中力量,拥有750架作战飞机和200架支援飞机,其中有33架米格29、28架米格25、100架米格23、190架米格21和约40架幻影F1可以投入空战。这些飞机部署在24个主要机场和30个疏散机场上,在其中8个主要的基地内,设置了598个可抵抗战术核武器的强化飞机掩蔽部,并修建了多条跑道与滑行道,具有极强的反空袭能力。
  在从法国购买幻影F1时,伊拉克派出了部分飞行员赴法国接受培训。依靠这些飞行员,伊空军在两伊战争中就具备了空中加油及远程打击的能力,经过精心准备甚至有能力发动一定规模的空中进攻战役。1986年,伊空军飞机曾经过空中加油,对伊朗的石油重镇哈尔克岛发动了8轮空袭,几乎彻底摧毁该岛。不过按照西方标准,大部分伊军飞行员仍然缺乏足够训练。由于惧怕损失飞机后的惩罚,伊军飞行员在空战中最常采用的战术是高速的拦截和退出、最远距离上发射导弹,拒绝进入缠斗,当有进入格斗的可能时,往往主动放弃任务。伊空军上层在战前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两伊战争结束后制定了针对性的训练计划,但是萨达姆没有给他们留下足够的时间。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地面防空部队中,伊军事实上无法提供足够的、训练有素的操作人员,大批紧急征召的预备役人员虽然能操作系统,但却缺乏基本的电子战训练,而IADS的庞大建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把双刃剑。
  总体来说,伊拉克的IADS具有典型的苏式防空系统特征,即通过各种武器的组合对防御区域与目标实施全高度全方位的覆盖,试图进入的敌方飞机将可能同时遭到多种武器的攻击;由于不同的防空武器使用不同的制导雷达,在飞机上加装所需要的ECM也将在重量和体积上达到一个不可接受的数量级。由于“KARI”系统比原型具备更强大的指挥与控制能力,因此伊军可以配备比苏军更多的雷达与火力,而无需担心相互的干扰(苏联防空军在旅团以下均为单一编制,而伊军混编可以达到营连以下)。与同时期前苏军的IADS对比,除了缺少专门对付高空目标的SA-5导弹外,伊军IADS的性能与能力已经超过了苏军在东欧与本土部署的同类系统。在防御最为严密的巴格达地区,其武器配备到达了前苏军标准防空火力的一倍以上,甚至超过了苏联军事重镇摩尔曼斯克的空防密度。
  
  联军的SEAD战略与计划
  
  利用联军的空中优势,发动一场大规模的空中战役,削弱甚至摧毁伊拉克的军事机器,这一战略是联军上下的共识。为此,联军在从波斯湾到红海的广大区域内展开了包括4个美军空军师与6个航母战斗群大约2 800架飞机的兵力。但是要充分发挥空袭的威力,伊军的IADS是必须首先清除的障碍。
  为了获取伊军IADS的情报,联军在“沙漠盾牌”行动期间就展开了大规模的电子侦察活动,其主要目标是伊军的地空导弹搜索制导雷达。如果在SEAD战役中将这些雷达摧毁,则不仅可以瘫痪伊军主要的区域防空导弹系统,联军飞机也可以将作战高度升至中高空,从而避免伊军便携式导弹在低空的威胁,这些导弹是无法用SEAD进行压制的。不过如前所说的原因,这些雷达一般都保持在关机状态。为了引诱伊军雷达开机,联军不断派出EC/RC-135、TR-1、EP-3、EKA-3B等飞机在伊拉克边境做出试图渗透伊拉克领空的动作。这在电子战教科书上是一个经典的手段,而伊军防空部队却毫无警惕,经常毫无必要的打开雷达;在对自己的设备进行检测与试验时也根本不采取信号屏蔽措施,从而使联军轻易就获得了伊军主要的雷达系统与地空导弹阵地的位置、型号与电子特征等关键信息。
  由于伊军内部严密的金字塔式指挥体系,在所有伊军部队中,军以下的指挥官均无法自主调动部队。由于程序拖沓以及惧怕由此导致的惩罚,在整个战争期间,伊军防空部队的雷达与武器系统一经部署即不再变更位置,这也为联军的电子侦察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当1990年12月20日最终作战计划敲定时,联军已经掌握了有关伊军IADS足够多的情报。
  负责领导空中战役的美中央总部空军司令霍纳中将把制定SEAD战役计划的任务交给了战术空军司令部的兰利·亨利准将,他曾经担任过F-4E后座驾驶员与F-4G的反辐射操作员,是美国空军的首席电子战专家。早在1982年,亨利准将就在国家战争学院认真研究了以色列空军在贝卡谷地采用的战术,并曾和霍纳中将一起研讨过攻击苏式IADS的战术。现在他将领导一场精心设计的SEAD战役以摧垮伊军IADS。
  亨利准将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战略问题。按照传统的SEAD战略,联军可以采用逐步推进的方式。即从边境开始,集中所有的电子战与反辐射战机,在战斗机掩护下逐步推进,一个个摧毁伊军地面单元。这是既有战例中的主要方式,例如美军在越南战争中的行动,以及以色列空军在1982年的贝卡谷地之战等。不过与伊军IADS相比,无论是越战后期河内的防空网,还是叙利亚在1982年部署在贝卡谷地的导弹系统,在规模与复杂程度上都要小的多。而且伊军IADS正是为了应付这样的攻击而设计的,由于IADS的核心——KARI系统的所有节点均位于伊拉克腹地,外围单个防空单位的受损并无碍于IADS整体能力的发挥;伊军不仅可以依托整个体系使用各种武器进行还击,也可以通过对机动式导弹与雷达系统的重新部署以弥补缺口,从而迫使联军不断地重复攻击,整个SEAD战役将变成一个漫长而且损失重大的过程。
  经过研究,联军决定放弃逐步施加压力的做法,转而采取更富有创造性的战略,即把重点从摧毁武器单元转为KARI系统的指挥控制机构、通讯设施、动力机构等辅助单位。联军认为,伊军IADS最大的威力在于KARI系统的指挥控制能力,及所有单位作为一个整体时所表现的协同作战能力。如果能在第一波打击中即摧毁KARI的关键节点,并实现对系统的分割,则失去其他单位支撑的单个导弹连必须要自行搜索目标,从而使自己暴露于联军反辐射导弹攻击之下,可以轻易予以压制。虽然在理论上这些关键的KARI节点都处于严密的防护之下,但是伊军IADS的设计者显然没有料到会有隐形飞机的出现。
  联军最后敲定的SEAD战役计划是一个由多军兵种、多武器系统配合的复杂过程,主要包括:由隐形飞机与巡航导弹发起的第一轮打击,这些武器将越过外围的伊军防空网,直接摧毁几个关键目标,撕开整个防空网络;使用EC-130飞机对伊军通讯网络的阻塞式干扰,主要用于在关键目标被摧毁前阻止伊军的联络;使用无人机、反辐射导弹与电磁干扰对伊军雷达的直接攻击,并配备各种自卫式ECM以应付伊军导弹的攻击。
  伊空军战斗机是SEAD战役中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需要打击的目标过多,联军无法在第一轮即将伊军飞机完全压制于地面。为了避免伊军过早起飞飞机并拦截联军的SEAD编队,攻击需要尽可能的保持突然性;联军需要在SEAD编队前实施战斗空中巡逻(Combat Air Patrol,缩写CAP),以避免它们干扰空袭机群的行动。同时联军也要求其他空袭飞机做好迎接空战的准备。
  为了保持突然性,联军还为第一波空袭实施了欺骗行动。伊拉克与约旦(同情伊拉克,可能会向其提供相关情报)的预警雷达监视范围可以达到沙特境内数百千米,因此在DHH时前数天,联军将派出F-15、E-3和HKC-135编队在伊军监视下进行了密集的飞行,其形式与路线和最初的空袭行动完全一致。而在H时到来之前,联军会悄悄用F-16战机换下了需要执行第一波打击的F-15飞机继续进行欺骗飞行,而已经熟悉于这些飞行的伊拉克防空系统控制员,多半会因为放松警惕而毫无察觉。

  H时风暴
  
  根据计划,进攻发起的D日和H时分别为1991年1月17日和凌晨3时。在H时到来前几个小时,整个海湾地区都笼罩在一种凝重的气氛中,一场二战之后最大规模的空中战役即将开始。
  第1批起飞的,是7架携带空射巡航导弹的B-52轰炸机,它们从美国本土的路易斯安那州巴克斯代尔空军基地出发,将在约16个小时的长途飞行后到达发射阵位。而在海湾地区,第1批起飞的则是多达160架的联军加油机,它们将在伊拉克沙特边境以南,伊军雷达监视范围外盘旋;数百架联军飞机从各自基地起飞,将在接受空中加油后集结飞向目标;与此同时,3架E-3预警指挥机分别在伊沙边境东、中、西三处飞行,准备为联军飞机提供指挥引导。
  在H时后90分钟,位于红海的美国海军“圣哈辛托”号巡洋舰发射了第一枚“战斧”巡航导弹,不过这却不是第一次攻击。几分钟后,位于波斯湾的“邦克山”号巡洋舰也加入进来。
  实施第一击的,是由美军第1特战联队3架MH-53直升机与101空中突击师9架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组成的“诺曼底”特遣队,其目标是伊南部边境的2座机动雷达站。这2座雷达站位于伊拉克中部防空区与西部防空区之间,正好处于联军计划的攻击通道中央,主要任务是填补伊军远程预警雷达的低空盲区。为了保证攻击的突然性,联军选用可以超低空飞行的直升机来拔掉这两颗钉子。
  凌晨2点37分50秒,“诺曼底”特遣队打响了“沙漠风暴”作战的第1枪,暴雨般的“地狱火”导弹和“九头蛇”火箭从“阿帕奇”直升机倾泻而下,2座雷达站几分钟内即被摧毁,伊军严密的防空网络被撕开了一个缺口。虽然其中1座雷达站在被摧毁前发出了短暂的警报,伊军随后也开启雷达进行搜索,但并没有发现已经飞进防区的F-117,掉以轻心的伊军随后又关闭了系统,也没有派出飞机巡逻。
  联军第1攻击波沿着打开的缺口飞进伊拉克空域。飞在最前方的是由30架F-117组成的第1梯队,他们在直升机攻击雷达站前就已经悄无声息的穿越边界进入了伊拉克腹地,将利用自己不易被对方雷达发现的特性,攻击伊拉克各个防空截击指挥中心和通讯枢纽_跟随在F-117后方20分钟航程处的,是由联军空优战斗机组成的第二梯队,他们以4机编队的方式部署在从约旦到科威特上空,几乎呈一条直线向北推进,负责拦截和扫荡所有敢于升空的伊拉克飞机;再后方,则是由其他各种飞机组成的攻击编队。
  2点51分,1架F-117投下了“沙漠风暴”行动中的第一枚炸弹,位于伊拉克南部、隶属中部防空区的努海卜截击引导中心被命中。该中心是协调整个防空系统抵抗联军SEAD行动的最佳位置,同时也是对正在飞来的联军编队威胁最大的防空系统节点。
  在随后5分钟内,F-117连续轰炸了位于巴格达的伊拉克空军司令部、国家防空作战中心、总统官邸、电话电报大楼、塔利尔地区防空作战中心(隶属南部防空区)和萨尔曼帕克截击引导中心(隶属中部防空区)等目标。在电话电报大楼被击中后,巴格达与外界的有线通讯联系随之中断。
  3点整,联军的EF-111与EA-6B开始对伊拉克境内施放强烈的电磁干扰,同时EC-130也开始干扰伊拉克的无线通讯频率,刚从轰炸中反应过来的伊军各防空单位无法相互联络,只能各自为战。
  3点06分到3点11分间,从红海与波斯湾的美军战舰上发射的52枚海基“战斧”巡航导弹到达目标区。这批导弹在H时后90分钟发射,因为风的影响,它们比预定时间略微晚了几分钟。巡航导弹攻击的重点是伊拉克国家电力系统的输变电设施。随着巡航导弹的攻击,伊拉克的国家电网受了破坏,部分地区电力供应中断,包括指挥控制中心在内,大量的防空单位不得不启动备用电源。
  3点20分到4点30分,第2和第3波F-117飞机再次轰炸了伊拉克防空网的各个节点,库特、拉马拉、祖拜尔等防空作战中心相继被击中。联军的B-52轰炸机和GR-1飞机则对靠近伊沙边境前线的多个伊军前沿机场实施了猛烈轰炸压制,使得驻扎这些机场的伊军飞机无法起飞作战。
  3点15分左右,伴随着爆炸声和冲天的火焰,被惊醒的伊拉克人开始反应过来,伊拉克全境响起了防空警报。伊军防空系统开始运作,伊军飞机也开始从二线机场起飞,连串的高射炮火出现在巴格达上空。3点46分,严阵以待的伊军预警雷达监视屏上开始出现目标回波,几分钟后这些目标回波几乎布满了屏幕。由于多个关键节点被毁、通讯网络中断,伊军各防空单位不得不打开自己的搜索雷达对这些目标进行跟踪,而因为联军实施的强烈干扰,伊军雷达也被迫增加了功率——就像联军所希望的那样。
  首先出现在伊军雷达上的并不是真正的联军战机。按照SEAD战役计划,美军4468战术侦察大队在H时前从沙特境内发射了大量的BQM-74无人机,这些飞机组成松散的编队由南面飞向伊拉克腹地;美国海军也派出了A-6飞机投放了大批战术空射诱饵从西部飞来。这些无人机与诱饵将引诱伊拉克人打开雷达,而2个真正的SEAD编队正跟在它们的后面,分别从西和南两个方向逼近巴格达的空中防线。在巴格达南部,美国空军派出了35联队的14架F-4G飞机,而在西面则是美国海军的10架F/A-18、2架A-6、8架A-7,由3架EA-6B和3架F-14伴随掩护。当伊军大量开机时,这些战机纷纷开火。
  1位F-4G的飞行员这样写道:“我们用雷达可以很清楚的观测到无人机正在飞往巴格达。3点37分,我们截获了100海里外巴格达地区防空系统活动的信号,包括“萨姆”8,“霍克”式以及高炮雷达……3点48分,地面雷达的活动到达了高潮,我们有如此之多的目标可以攻击。看起来无人机对攻击的模拟是极为有效的……”
  3点48分到3点55分,仅仅7分钟内,联军飞机在巴格达地区就完成了67次攻击。与此同时,伊拉克西部与南部防空区的雷达阵地也遭到了另外两个SEAD编队的攻击。1小时之内,联军实施了超过200次的反辐射导弹攻击。随着导弹攻击的持续,伊拉克雷达操作手很快明白了只要开机就会遭到攻击的危险性,活动的雷达迅速减少,伊作战系统在失去统一的指挥控制与通讯之后,又逐渐丧失感知能力,失去引导的伊拉克地空导弹只能进行盲目的发射。
  
  鏖战鹰墙
  
  联军CAP编队的位置是经过精心测算的。在F-117攻击的同时,联军编队也攻击了伊军位于伊拉克南部与科威特境内的军用机场,压制其飞机起飞。不过位于伊拉克腹地的二线机场仍然可以派出战斗机进行空中巡逻。而按照联军估计,这些飞机起飞后将正好撞上跟在第1梯队后方20分钟处的“鹰之墙”。
  联军的空中掩护力量由来自美国空军第1、33和36联队的20架F-15C战斗机组成,他们紧随在F-117编队后方20分钟航程处,共分为5个四机编队,每个编队分成2组。预警机一旦发现目标,就将引导在相应空域的编队或小组飞往目标,直到F-15C用雷达发现目标。战斗机将尽可能在视距范围之外用AIM-7“麻雀”导弹击落敌机,如接着发生近距格斗,则用红外制导的AIM-9“响尾蛇”导弹进行攻击。在攻击时,通常是1架战斗机开火,另1架进行掩护与效果评估。在数十架F-15C战斗机平行向前推进扫荡时,这种战术被形象的称为“鹰之墙”。
  3点5分,伊沙边境以北大约60海里处,33联队58中队的柯尔克上尉完成了海湾战争中的第1次空战。当时他正跟随托里尼上尉率领的F-15编队在伊拉克9100米的高度巡航。3点5分,预警机提示有伊拉克飞机出现。托里尼上尉随即下令展开战斗队形,4架F-15C组成两个双机编队向北搜索接敌。
  很快在北方40海里处,1个目标从2 400多米的高度向美机逼近,并不断爬升。大约35海里处,柯尔克上尉收到了雷达告警提示,显然对方已经盯上了他们。随后他的僚机威廉姆斯上尉也接到了类似的告警信号。尽管迹象显示那是1架伊拉克飞机,但为了尽可能避免误伤,柯尔克仍然要求预警机再进行一次准确的识别。
  3点10分左右,双方接近至15到18海里,预警机仍然没有得到识别结果。柯尔克决定不再等待下去,他首先向对方发射了1枚AIM-7“麻雀”导弹,然后转入防御,两架美机交替掩护,曲折机动前进,其间柯尔克试图丢掉自己的副油箱但没有成功。
  大约离目标10海里左右,地平线处爆出了一团紫色的火光,目标从雷达上消失,两架美机的告警也同时停止。事后证实,柯尔克上尉击落的是1架伊拉克空军的米格-29战斗机。
  几分钟后,在托里尼编队西面的另一个F-15编队也遭遇到了敌人。该编队同属33联队58中队,由格雷特上尉率领。当地时间3点30分,格雷特上尉的雷达显示在他们北方50海里处有目标出现。几乎在同时,预警机也通报从穆代西斯基地西南方向发现有多架伊军飞机起飞。根据雷达态势图显示,这是同一批目标,这些伊军战机刚刚起飞,正在爬升。格雷特上尉随后转向拦截,于15海里处锁定对方长机。相距10海里时,格雷特从6 100米高度向对方发射了1枚AIM-7“麻雀”导弹。仅仅十几秒钟后,一个巨大的火球闪现在他的2点钟方向,1架幻影F1战斗机被导弹击中。格雷特随后转向跟踪第2个目标,但在他攻击前,该目标突然触地坠毁。由于担心被引入地空导弹攻击范围,格雷特放弃了追击第3架敌机,任由它转向北逃窜。
  大约4点左右,来自第1联队的塔特上尉为美国空军赢得了当天的第3个战果。当他正率领1个由F-4G、EF-111掩护的F-111、F-15E和B-52组成的混合机群进行警戒时,3点20分,预警机提示在东北方向有1个目标正在跟踪他的3号机,塔特立即转向,并于16海里处锁定了这架2 400米高度的幻影F1。双方接近至12海里时,伊军飞机发现正在附近的1架F-4G,并试图转向西跟踪。塔特随后发射了1枚AIM-7“麻雀”导弹,距离4海里时,“幻影”F1被炸成了一个大火球。战斗中,塔特还进行了一次成功的规避机动——1枚“霍克”导弹试图攻击他的飞机。
  随着“鹰墙”的向北移动,更多的伊军飞机在刚刚起飞后就被已经逼近到机场上空的F-15拦截。在混乱中,伊军飞机既没有引导也没有良好的准备,不是被击落就是被赶走,无法威胁到正在接近目标的联军反辐射机群。
  
  伊军IADS的崩溃
  
  当1月17日的黎明终于来临时,更多适合白天作战的联军飞机加入到空袭中来,各个攻击编队对伊拉克目标的轰炸持续了一整天,其攻击集中于伊军防空单位与精锐的共和国卫队。
  在上午8:30-12:00之间,本土飞来的B-52轰炸机到达沙特上空的发射阵位,总共发射了35枚常规空射巡航导弹,至少有28枚击中了目标,这也是整个战争期间唯一的一次空射巡航导弹攻击,在总计8个目标中,有6个停止了运作,有一个受到了一定的毁坏,另一个没有被命中。
  当天白天,美国海军继续向巴格达发射“战斧”巡航导弹,这是联军唯一可以在白天攻击巴格达市区的武器。10:10~10:17,6枚“战斧”击中了伊拉克国防部,伊拉克人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导弹在空中飞行,联军希望这样的场景有助于瓦解伊军的抵抗意志。
  17日下午,33联队58中队获得了第4次空战胜利。当预警机发现1个米格29双机编队从伊拉克塔卡德达姆基地起飞时,立即召唤马吉尔上尉率领的编队前往拦截。距离80海里时,几枚“萨姆”8导弹向正在4 000米高度的F-15编队飞来,美机立即丢掉副油箱进行规避。这时米格战斗机显然也发现了他们,转向南低空接近。因为担心再次遭到地空导弹攻击,美机加速通过危险区。距离40海里左右,米格编队进行了1次水平S形机动,先转向北,然后又转向南迎头逼近美机。相距17海里时,马吉尔上尉向对方长机发射了2枚AIM-7,3号机德尔格上尉发射了1枚AIM-7攻击对方僚机。可能感受到了美机的攻击,米格机从4 000米急速下降到150米,但仍然被双双击中:马吉尔上尉的第1枚导弹先扯掉了目标的右翼,第2枚则把飞机炸成了碎片;而德尔格上尉的导弹直接把目标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火球。
  在17日的战斗中,并不是所有的战果都由执行防空警戒的F-15包办,进行轰炸任务的美国海军的F/A-18也击落了两架伊军的米格-21飞机。当天下午2点,1个F/A-18组成的6机编队从位于红海的美国海军“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上起飞,前往伊拉克西部进行轰炸任务。当他们到达目标区域上空时,E-2C飞机提示,附近有目标接近,随后4号机飞行员福克斯上尉用雷达锁定了1架正在超音速飞行的米格-21,并发射1枚AIM-9导弹,十几秒后,目标被摧毁。几乎在同时,2号机也在8海里外锁定了另一个目标,并于4海里处发射了AIM-9导弹,几秒后目标就发生爆炸。
  在第一天行动结束时,伊军IADS已经遭受了严重的打击。所有地区防空作战中心都被摧毁。许多截击引导中心和报告中心被激光制导炸弹击中,大部分不再正常工作。部分地区电力供应中断,大量伊拉克雷达和地空导弹失去了作用。在经历了几次失败的尝试后,伊拉克空军也放弃了争夺制空权的努力,很多区域的有效对空防御已经停止,整个IADS已经无法再作为一个整体工作。而联军的损失非常轻微:17日凌晨西部SEAD编队的1架F/A-18被一架伊拉克的米格25击落;在17日白天,英国皇家空军的1架GR-1飞机和科威特空军的1架A-4飞机被导弹击落。17日晚上,联军在45分钟内损失了另外3架飞机,1架F-15E和皇家空军的另1架GR-1被高炮击落,美国海军的1架A-6E被地空导弹击落。这样的损失远低于联军自身的估计——联军指挥官事先预计在第一夜的攻击中就将损失20~25架飞机。仅仅一天的战斗之后,联军飞机即可以自由地进入伊拉克领空飞行,现在对他们来说,胜利已经只是时间问题。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空地对抗,几乎在一天之内就以空中力量的完胜而告终。
  
  结语
  
  “制空权对于拥有制空权的国家和放弃制空权的国家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海湾战争提供了一个可以载入教科书的范例。”前苏联空军参谋长马柳科夫中将在战争结束后作出了这样的评价。毫无疑问,美军用其先进的作战理念与完备的装备体系为全世界上了刻骨铭心的一课,而伊拉克人则用其50万军队的残骸为空权论做了最好的注释。不过伊拉克人显然不会接受苏联人关于他们“放弃制空权”的结论,因为他们只是继承了苏联军队对空权的理解而已。
  与1982年在临时部署在贝卡谷地的叙利亚“萨姆”6导弹不同,伊拉克国家战略防空体系已经经营了多年,网络化、综合化和大型计算机的信息处理与传递,战斗机、地空导弹与高炮火力的三位一体,这也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空防系统所期望达到的目标。而如此完整和现代化的防空体系,仅仅24小时就被对方的SEAD攻击所击溃,这不仅是伊军的失败,也是苏式空权理念的失败。
  或许可以将伊军的失败归咎于几个具体的原因,如人员素质较低、导弹与雷达密度依然不足、隐形飞机的出现等等,但是正如前所述,地面防空体系只有成为体系才具有足够的威力,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庞大的建制与易于受损的网络结构是必然的结果;而作为相对静态的、防守的一方,其装备与作战思想的更新程度也总是落后于进攻一方——即使在未来的某一天,隐形飞机或许已经不再难以发现,但是已经在漫天飞舞的防区外发射武器依然可以轻易的摧毁那些关键节点,这是历史的必然性,也是那些一开始就把空中战斗局限于地面的失败者的悲剧根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3GO模拟飞行网|3GO Cyber Air Force ( 沪ICP备08002287号|沪ICP备14050587号 )

GMT+8, 2024-4-23 17: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