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机在 GCI 系统的引导下进行攻击,他们的编队相对简单,通常都是鱼贯而入进行攻击。米格机的编队往往不是很重视后方的保护(因为 GCI 系统能为之提供必要的警报,但是其实往往不起作用),尤其是位于编队后方的飞机,几乎无法得到支援。有趣的是,同美国的编队不同,在米格机编队中,长机往往排在后面,这样它就能指挥僚机进行攻击并且在美机开始机动后发起第二次攻击。
MiG-17 通常采用的编队有两种:“高低双组”和“队列三机”。“高低双组”由两组双机组成,前一组飞的较高,高度大约是 1,300-2,200 米左右;后面一组飞的较低,高度约为 500-1,000 米左右。前后两组呈一定的夹角排列,距离约 2,000 米,每组飞机也以一定角度错开,这样每架飞机都可以看到其他的 3 架飞机。“高低双组”中的高组通常发动第一次进攻,紧接着低组会攻击开始机动脱离或者与高组缠斗的美军战斗机,实战中不少美机丧生于第二组的攻击。
<IMG src="http://www.afwing.com/combat/lockon/mig17hilopairs.jpg">
<TABLE cellSpacing=0 width="10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align=right width=100></TD>
<TD align=middle><FONT color=#cc0099 size=-1>作者:<a href="http://www.tianyaclub.com/browse/listwriter.asp?vwriter=-l-&idwriter=0&key=0" target="_blank" >-l-</A> 回复日期:2005-1-26 9:03:00</FONT></TD>
<TD align=right width=100></TD></TR></TABLE>
<DIV class=content style="WORD-WRAP: break-word"> “队列三机”编队由 3 架 MiG-17 组成。第一架高度为 2,200-3,000 米,第二架高度为 500-1,000 米,第三架高度为 1,300 米。从俯视的角度看,三架飞机在平面上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第一、第三架 MiG-17 形成一条直线,第二架在这条直线的左边。第一架飞机与第二架呈 40 度夹角,约 2,000 米的间距,第二架与第三架呈-40 度夹角,相距也是 2,000 米。这个编队的好处是米格机鱼贯而入进行攻击,第二架可以支援第一架,第三架则可以选择支援第一架和第二架中的任何一架,这样米格就拥有了较大的主动性。对于美国空军的“流动四机”编队而言,这样的做法是很糟糕的,因为很有可能前两架米格便可以吸引 2 个编队共 8 架“鬼怪”,然后第三架 MiG-17 便可以溜过警戒线对前方的轰炸机/攻击机进行偷袭了。
<IMG src="http://www.afwing.com/combat/lockon/mig17stk3.jpg"></DIV>
<TABLE cellSpacing=0 width="10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align=right width=100></TD>
<TD align=middle><FONT color=#cc0099 size=-1>作者:<a href="http://www.tianyaclub.com/browse/listwriter.asp?vwriter=终属楚&idwriter=0&key=0" target="_blank" >终属楚</A> 回复日期:2005-1-26 9:03:00</FONT></TD>
<TD align=right width=100></TD></TR></TABLE>
<DIV class=content style="WORD-WRAP: break-word"> 沙发啊~~~~~~~~~
</DIV>
<TABLE cellSpacing=0 width="10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align=right width=100></TD>
<TD align=middle><FONT color=#cc0099 size=-1>作者:<a href="http://www.tianyaclub.com/browse/listwriter.asp?vwriter=ojo&idwriter=0&key=0" target="_blank" >ojo</A> 回复日期:2005-1-26 9:03:00</FONT></TD>
<TD align=right width=100></TD></TR></TABLE>
<DIV class=content style="WORD-WRAP: break-word"> MiG-21 战斗机通常双机出击,采用“高低单机”编队,该编队的位置组成与 MiG-17 的“高低双组”完全一样,不过把 MiG-17 的双机组换成了单机组。不过进入攻击后 MiG-21 通常会尽量保持高度,因为一旦进入中空那么会因缠斗性能不如 F-4“鬼怪”而落入下风,尤其是 67、68 年后美国战斗机普遍装备了机炮,“火神”机炮的火力远远超过米格的火力,在近距格斗中 MiG-21 也讨不了好。有时候会有 MiG-21 单机在毫无警告的情况下单枪匹马的杀入美军机群,这时美国飞行员的老鸟就会明白:他们遇上最出色的北越飞行员了。由于没有 GCI 系统的限制,这种攻击行动相当随意自由,技术精湛的北越飞行员经常在击落美机后绝尘而去。
<IMG src="http://www.afwing.com/combat/lockon/mig21hilosingle.jpg"></DIV>
<TABLE cellSpacing=0 width="10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align=right width=100></TD>
<TD align=middle><FONT color=#cc0099 size=-1>作者:<a href="http://www.tianyaclub.com/browse/listwriter.asp?vwriter=-j-&idwriter=0&key=0" target="_blank" >-j-</A> 回复日期:2005-1-26 9:04:00</FONT></TD>
<TD align=right width=100></TD></TR></TABLE>
<DIV class=content style="WORD-WRAP: break-word"> 越南空战的经验教训
越南空战改变了人们很多观念,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被冷冰冰的现实打的粉碎,而一些陈旧的东西则被认识到并被抛弃。
越南空战使得传统的密集编队不再成为主要的编队方式,在战斗机进入超声速的时代,一个很小的机动就会引起很大的位移,飞行员们必须花更多的精力在保持编队上,而面对敌机的攻击飞行员还不敢随意做规避机动,因为很容易导致相撞。不仅对于战斗机是这样,对于轰炸机、攻击机这一点同样突出。F-105 曾经一度深受其害,一个 F-105 飞行员总结道:“密集编队实在糟糕不过了,没有什么事情比这更糟。”越南战争结束后美国开始采用新的松散型编队,例如海军攻击机采用的立体蛇型纵向编队,新的编队可以使各机组能与队友保持联络的同时也能随意机动,这些编队在海湾战争中得到验证。除了一些特殊要求的飞行外,密集编队已经很少出现了。
越南空战给战斗机飞行员们印象最深的就是格斗性能的重要性。过高的速度在格斗中并没有多大作用,格斗中更需要的是加速能力、盘旋能力和爬升能力。在战火中一些飞行员和空战理论家提出了一套全新的空战理论:能量空战。能量高的飞机总是比能量低的飞机具备更好的活动性能,因为典型的空战机动动作都是消耗能量的,因此你的能量越多你的机动性就越好。简单的说,如果你的飞机速度低,那么你要保证你的飞机比敌机高,这样你可以把势能转化为动能,然后进行机动;如果你的飞机高度不如敌机,那么你就要设法保证速度比敌机高,这样你就可以将动能转化为战术动作。越战后能量机动理论风靡一时,并且根据这个理论诞生了美国著名的“战机黑手党”,这些人根据战争中的实战经验提出了崭新的飞机设计理念,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诞生了灵活、强劲的第三代喷气式战斗机。
导弹唯一论彻底破产了,事实证明这个年代的空空导弹根本无法承担如此重任,机炮重新回到战斗机身上,在 F-105 击落的敌机中有一大部分是机炮的成绩。机炮的可靠性远比导弹要好,更为重要的是机炮带给飞行员一种踏实感,在最危险的关头机炮仍能陪伴他们战斗。
对空战理论制定者们来说,有一个发现意义重大,那就是空战中战斗机的态势感知能力。“滚雷行动”结束后,美国空军武器系统与评估小组针对这一阶段的空战提出了著名的“红公爵I”评估报告,这项报告得出的结论是惊人的:84% 的米格击落纪录是在美国战斗机处于优势位置或者对等位置下进攻造成的,而 87% 的空战损失是在米格处于优势位置发动进攻造成的。在所有的击落/损失纪录中,44% 的被击落米格未做任何机动,58% 的美机根本没有发现敌机便被击落,而大多数美国战斗机若能及时发现偷袭的米格都可以及时反击或者脱离。美国战斗机飞行员对此的反映是:如果能始终了解敌机的位置,那么损失比将大大提高。经过一番分析,美国人发现造成信息不灵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落后的编队、攻击思想,另一方面则是战斗机本身设计的缺陷。后方视野不畅是造成敌机偷袭成功的最大原因,而“鬼怪”战斗机有两名飞行员,在这方面比其他飞机要好得多。北越战斗机里只有 MiG-21 有视野上的问题,但这一缺陷就成为“鬼怪”对付 MiG-21 的主要利用手段之一,大量 MiG-21 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被后方的“鬼怪”击落。虽然理论上米格战斗机可以得到地面引导系统的警告提示,但是在实战中这套系统并非总是有效。总之,飞行员们最终的结论是一致的:“如果在座舱里不能四面环顾,那这就不是一架战斗机。”最终的结论是:在空战中发现敌机的能力与火力、机动性同样重要,一个王牌飞行员未必是飞行技术最好的飞行员,但他一定是能够最早发现敌机的飞行员。因此,美国的第三代、第四代战斗机无一例外的使用了视野良好的座舱,而海军的主力战斗机 F-14 则毫不犹豫的使用了双座结构。
尾声
1972 年 10 月 29 日夜,“后卫”II行动的最后一天,一架 F-4E 战斗机正在执行为 B-52 轰炸机的护航任务。飞行员接到报告,空中有一架米格,于是他用雷达进行搜索,然后向敌机靠近,最终在夜空中看见了 MiG-21 加力燃烧器喷出的长长的尾焰。他锁定敌机,发射了 2 枚“麻雀”导弹,导弹命中了目标,MiG-21 变成一个大火球从空中坠落,越南空战的最后一战结束了。
不过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越南战争是一场在技术革命背景下进行的战争,这场战争意味着旧式战争的结束和新式战争的开始。此役后美国逐步确立了以海空军为主要打击力量的军事力量体制,打击方式则从数量打击升级为精确打击。70 年代美、苏都根据越南战争的经验开始研制新一代喷气式战斗机,这些飞机灵活、火力强劲,一切以实战经验为最高准则;空战的游戏规则也几经变迁,不断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训练方式的改变而变动、完善。在以后的文章中,我们将从 70 年代开始,以几次典型的空中作战为事实基础,详细分析各种战斗机的设计理念、技术特点和现代空战的特点,并对未来的空战做一展望:具备超机动、过失速能力的战斗机和隐身、电子性能优秀的战斗机到底谁能控制天空?SU-27、F-15、SU-37、F-22......到底谁才能执未来空战之牛耳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DI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