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O模拟飞行网|3GO Cyber Air Force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21|回复: 4

[灌水] 重新认识F-35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12 20: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明:《航空世界》分三期发表了对F35项目贬损的文章:《拨开迷雾看“闪电”——对F35项目的重新评价》(上、中、下),这恰恰反映了TG对此机的重视程度,此机是不是真的对TG千秋万代、一桶江胡的事业构成了挑战?请看下文:
重新认识F-35
      
      美国F一35是未来将大规模装备的第四代战机,是其2l世纪上半期最重要的战机项目之一。可以说该机从诞生以来就一直是全球瞩目的焦点,同时,关于其设计理念和特点也一直存在着很多的争议。毕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隐身技术在军事方面的应用也渐趋成熟,世界航空装备正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时期。F一35就是吹响这一变革的最嘹亮的号角,引起争议是很正常的。古人说:温故而知新。那么从过去历代喷气式战机的发展中是否能找到F一35未来发展的轨迹呢?笔者认为,不妨把上世纪几种典型的战机拿来对比一下,从中也许能理清其发展思想的脉络。
        新一代的F-16?
        如果说类比的话,那么现在大部分人都会首先联想到F一16“战隼”。F一35在表面上是F一22的低端搭配,就如当年F一15与F一16形成高低搭配一样,这也是很多人对“闪电”Ⅱ的最初印象。也正因为如此,F一35在机动性上不会特别出彩(相对于人们心目中最新一代战机的标准而言),使它还没完全开展试飞就已遭受很多非议。毕竟,这是新一代战斗机,连“台风”这样强劲的作战平台也只能被称为三代半,人们对最新锐的四代机——F一35的要求自然不会低。但我们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F一35与F一16在空中力量体系中的基本定位有着根本性的不同。用F一16的作战使用概念去类比F一35会产生很大的偏差,不利于对未来美国空中作战体系做客观的分析和研究。
        我们先来看F一16。该机产生于美国冷战最吃紧的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当时美国一方面在越战中耗费了巨大的资源,战争费用的膨胀成了朝野上下抨击的重点;另一方面,苏联在战略核武器上咄咄逼人的扩张态势,迫使美国不得不在核军备上保持高投入。而美国自身呢,起始于70年代初期的石油危机与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西方世界,美元与黄金脱钩标志着其独霸西方金融体系时代的结束。可以说当时的美国是内忧外患,颇有焦头烂额之感,军费资源相当紧张。科技的发展使各种作战平台的价格都在飞涨,1945年时一架P51“野马”战斗机单价5万美元,相当于美国当时GDP的四百万分之一;而到了80年代中期,一架F一15战斗机单价3000万美元,相当于美国当时GDP的十万分之一,相对价格已经跃升了四十倍。有评论就说,如果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一年的军费可能只够买一架飞机。
        在这种局面下,美国内部在采用哪种武器系统方面开始出现不同的声音,是采购和装备大批量的简单低端武器,还是少量的高端复杂武器系统。显然,这是个在实战检验之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情。幸好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相对准确的作战模拟成为可能。当时美军对未来空战进行了大量模拟,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在双方飞机数量较少的情况下,技术性能高的飞机将取得较高交换比;而当双方投入的飞机增大到一定数量后,单机性能对交换比的影响就比较小了。也就是说,一架F一15或F一14对一架米格一23的空战交换比可能高达7或者10,但30架F一15与30架米格一23在体系支持下的大机群空战中,交换比很可能只高出百分之几十。
      那么,美国将要面对的军事形势是怎样的呢?当时世界上的最强武力集中在中欧,冷战时期双方时刻准备的就是应付发生在中欧战场上成千上万飞机、坦克的大决战。很显然,单纯装备一种昂贵复杂的主力战机是不划算的。一种性能类似于F—15的轻型廉价战斗机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选择。可以想象,这样的搭配将能够更好地应对高中低各种烈度战争,既可以在中小规模空中作战中取得明显优势,又可以经得起大规模战争的消耗。因此,我们会发现F一15与F一16的性能比较接近。如果说鼓吹能量空战的“战机黑手党”没能在F—15身上尽情施展的话,那他们对格斗性能的极端追求在F一16身上则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F一15号称“没有一磅重量是为了对地攻击”,中低空空战机动性是其拿手绝活。F一16又何尝不是,其在中低空的机动性、敏捷性上比起F一15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由其基本定位来的。早期F一16甚至不能发射中距弹,更接近一种昼间格斗战斗机。换句话说,F一16能干的,F一15基本都能干,“鹰”的影子可以基本笼罩“战隼”。当然,后来美国空军还是给F一16装上了更完善的航电,并越来越多地让它执行对地任务。这牵涉到美国内部比较复杂的军费分配、作战体系结构矛盾的调整以及国际局势的变迁等多种因素。
        回过头来看“闪电”Ⅱ。F一35产生于美国战略条件最为宽松的时期,当华约集团崩溃后,美国判断从90年代起的20年内是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可以从容布局,为应对未来新的大国崛起做好准备。美国军费虽然因为冷战结束而遭到很大削减,但是外部军事压力很小,可以通过压缩军队规模来平衡质与量之间的矛盾。因此,美国军事科技的发展基本没受太大影响。而20世纪80~90年代多项关键性技术的突破给军事领域带来巨大冲击,信息、隐身等技术的成熟与发展使得军事转型成为新时期各国军界关注的焦点。在这个大背景下,美军的各个军种都在筹划着未来自身的体系架构与角色。于是,F一35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F一22的低端补充,其任务区域显然与后者重叠不多。F一35能做的和要做的,大部分是F一22不会去作也往往做不如F一35好的。再考虑到F一35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三军通用战机,不像F—16那样只属于空军,那么完全可以说该机是一个肩负着把美国几大军种乃至盟国一揽子带入隐身和网络中心战时代重任的新型作战平台。从这个意义上讲,F一35和F一22在美军装备体系中的地位几乎同等重要,并无高低之分。甚至在一些美国国防部高官的眼里,前者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还要高于后者。
      所以我们会发现,F一35在航电先进性和设备完备性上超越了美国和盟国现役的所有战机,达到当代的巅峰,可以说是足斤足两的主力战机,而决不只是F一22的“廉价影子”。而F—16刚出来时最多只能说其航电采用的技术水准不低,但在功能强大和设备完善上相对当时的F一14、F一15、“狂风”、甚至“幻影”2000都处于一定的劣势。
      在这里笔者列举一些细节,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地方:F一16拥有三代战机里最好的座舱视野,这对于一架对地攻击机其实并不是必须的。可美国人后来确实主要拿F一16丢炸弹,“战隼”的空战战绩反而由来自荷兰的飞行员取得。可以说F一16在盟国才是干自己该干的活。而F一35呢,很明显,它在未来要做的工作早已设计好,绝不含糊——在美国国内,“闪电”Ⅱ将是绝对的对地打击主力,如果有更多的对空作战需求,美国人直接生产更多的F一22将是更方便、高效的选择。所以美国人对其空战能力的提升并不很热心。F一16的座舱视野比F一15要好,F一35的座舱视野则不如F一22,这可以算是一个肩负使命的外在表现吧。当然,到了盟国手中,F一35将第一次使它们踏入隐身空战的时代,为其空战能力带来质的提高,估计把各种先进空空导弹等整合到“闪电”Ⅱ身上将是这些JSF计划伙伴国更热心的项目。
        看透了这些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F一35在迅速超过原先设定的价格水准后,并没有对美国军方造成太大刺激;为什么美国空军吵着要F一22,而美国国会与国防部却坚决支持F-35。因为F-35不止是属于空军,它是属于国防部未来国防体系整体规划的一部分。为了保证整个计划的顺利进行,所有的资源不能都放在空军最钟爱的F一22上。或许可以这么看,如果说F-22是新的“超级F一15”的话,F一35却不是“超级F-16”,而是“联合隐身作战平台”。它带来的是一种不能随便类比的新的体系概念。
        新一代的F一111?
        很多人都注意到F一35是一种相当“肥胖”的飞机,如今空军基本型F一35A的空重已经超过13吨,纵向来看,当年F一15A试飞时也基本是这个水平。也就是说F一35已经与当年的双发标准重型机空重相当,而比当年的单发轻型战机F—16重了将近一倍。横向来看,欧洲新一代主力战机“台风”空重约11吨多,“阵风”不过10吨多一些。假如F一35作为F一16接班者而被称为轻型机的话,那“阵风”就要算小型机,我国“枭龙”只能叫微型机了。这显然是荒唐的,可以说F一35是世界上第一种单发重型战斗机。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知道在40年前,美国海军飞行员也曾经面对着一架停在甲板上的庞然大物摇头叹息,那是美国上一次海空通用战机尝试失败的结果一一F一111B。实际上,从基本设计理念来看,F一111与F一35的相似之处几乎不比F一16少:F一11l也是谋求成为一种海空军通用飞机,都追求完善的航电系统以及巨大的内部燃油载量,都不过分追求机动性能。当然,相似之处基本也就是这些,它们在战略理念上仍然有着巨大的差异。上世纪60年代,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为了节省经费,鼓吹多军种通用武器。但海空军显然对武器要求是不同的,空军需要以对地攻击为主的飞机,而海军需要远程巡逻与对空拦截能力更强的飞机。将这两种窘异的要求结合在一架飞机上可是不容易。从技术所提供的资源来看,当时设计人员对于可变后掠翼这样的新技术能带来多大效益仍然没有充分的经验,硬着头皮上马的结果就是这个被飞行员称为“土豚”飞机的肥胖与笨拙。最终,海军型被废弃,空军型则修成正果,成长为卓越的重型战斗轰炸机。
        F一111舰载型的失败有几方面因素,有一个是很多人不太注意的,那就是冷战高峰时期的巨大压力使得项目技术预研很不充分。后来F一14计划的成功既得益于海军得到独立发展飞机的许可,从而把设计要求修正得更加合理,也得益于之前F一111计划积累下的宝贵技术经验。那么现在美国人重新搞起了三军通用飞机,而且又是一个如此肥胖臃肿的大家伙。这到底是发展方向的再次失误还是技术发展的必然无奈?这或许是很多人的疑问。
        首先,F一35显然不是一个准备不足的试验品,其用到的隐身、气动、航电等相关技术都经过了长期成功的验证,不止是子系统,其整体技术方向在F一22上其实已经做了部分验证。它之所以是现在这个样子,是因为美国军方想让它是这个样子,事情并没失控。这和很多人臆测的恰恰相反。当然人们产生疑问也是自然的,因为当今航空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让美国轻而易举地研制出一种飞行性能超强的单座轻型战斗机——接近20吨级推力的先进涡扇发动机、二元或三维矢量推力技术、先进复合材料的制造和加工技术、各种验证机与世界最大规模的风洞群、最先进的计算机模拟技术等等,无不让其他国家的战斗机设计人员眼红心热。可最后美国佬拉出厂房的却是这样一头“肥猪”,“养鸡厂”变成了“养猪厂”,莫非美国人得了失心疯?
      事实并非如此。美国人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规则。如果不站在美国军方这个使用者的角度来看,就不能很好地理解F一35作为革命性飞机的重要意义。所以,我们先以一个设计者的身份看如何满足空军使用上的要求。
        首先,我们可以确认,想要一架全隐身战斗机的话,内置弹舱是必然要求。这会造成机身体积扩大,从而使空重与阻力的增大。其次,这架战斗机的机内载油必须要大。为什么呢,既然已经有了弹舱,为了控制重量和体型,应该减少油量才对。但是一架隐身战机如果机内载油少的话,将对其作战使用带来极大的制约。通过实战人们发现,空中加油和挂载副油箱都有先天的缺陷——依赖空中加油将对加油机队构成巨大的压力,美军在海湾战争期间为了维持每天2000架次的空袭规模,动用了几百架空中加油机,几乎已经达到使用极限。这些“空中乳牛”对于整场战役的胜利可以说绝对不可或缺的。更应清醒认识的是,拥有几百架大中型加油机的国家只有一个——美国。对于其他加油机数量远不到三位数甚至只是零星几架的国家来说,其加油机队所能支撑的空中作战规模是极其有限的。类似英国以“火神”突袭阿根廷斯坦利机场那样的特种远程作战还可以支持一下,对于长时间大规模的作战将是杯水车薪。而且,机内载油多、载油系数高的飞机也将从空中加油上获得更大的好处,带来更强的使用弹性。
        正因为如此,拥有700多架加油机、占世界加油机总数80%的美国也始终在追求作战飞机更大的机内载油量。F一35A空军型机内载油超过了8吨,要知道当年F一15A的这一数据也不过6吨出头。加大机翼面积的F一35C海军型现在所展现的巡逻飞行能力是非常惊人的。
        有人说不是还有副油箱吗?但对于隐身战机来说,外挂副油箱和弹药都将破坏其隐身特性,必须在敌境外一定距离就抛弃副油箱,机内载油不够的话仍然会影响对敌纵深目标的打击,这对一架飞机的隐身能力无疑是种浪费。而且面对瞬息万变的现代战场,这也必然造成作战使用上的诸多不便。
        我们再来看机载设备。对于隐身飞机,一些原本可以用吊舱解决的能力现在也最好整合进机体,比如F一35的光电和红外系统、分布式孔径系统等。此外,还要预留好充足的设备升级空间。毕竟航电设备升级是提升战斗力、保证战机不落伍的最重要手段。对于F一35这样长期主力战机来说,在服役几十年内可能需要搞很多次升级。作为参考,我们看看F一16,其后期改进在发动机推力上可以始终满足新的要求,但燃油不足只能增加保型油箱,设备空间不足就增加机背设备舱,一来二去已经面目全非。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盘点一下:两个内部大型弹舱、8吨以上的机内载油、全套内置航电及其相关设备,很明显,这个飞机怎么设计都小不了。于是,必然需要一种极强悍的发动机,不然飞行能力就堪忧了。而即使是推重比达到10的发动机,当推力从13吨跃进到18吨以上时,重量也还是净增长的。这么一来我们就会发现,13吨的空重指标对F一35来说一点也不奇怪。更何况,F一35还要兼顾海军型和陆战队型的作战性能要求,并尽力维持各型别生产通用性的要求。除此之外,还要兼顾生产成本、生产模式以及降低后勤保障要求。这种系统工程的难度已经是骇人听闻了。从现在情况来看,以洛·马为首的这个工业团队完成得还是很不错的。
        说点题外话,其它国家将来如果想设计一款全隐身战机时也这么算一下,就会知道:在发动机、材料技术、航电等技术进化到足够水准之前,别指望让飞机性能平衡收敛在一个可以接受的点上。如果想达F一35这样进一步在作战性能、通用型、成本等各方面全部平衡在一个高水平上,在可预见的时期内都是不可能的。但后来者仍然可以有所作为,以局部优势塑造自身的不对称战法。比如采取双发设计、减小机内载油从而提高推重比;只装备针对空战的航电设备;追求隐身性能的同时保持足够的高空高速性能而适当放弃高机动性能,以在防空作战中以合适战法对抗四代机;或是以隐身性能为核心,放弃格斗空中能力,以长程隐身对地打击能力形成威慑。在必要的情况下,在成本、可维护性甚至可靠性上都可以先作部分牺牲等等。总之,如F一22和F一35这样性能均衡,是以美国雄厚的科技和经济实力才可以达到,那看似平庸的外表下是傲视天下的实力。作为追赶者,则必须有自己的战略和战术构思,有选择、有重点地勾画下一代战机,才有可能实现自身军事体系的成功进化。
      说这里我们就可以看清楚了,F一35的沉重与F一111的沉重完全不同:F一111是由于其技术不成熟和思路不清晰造成的失控;而F一35则是在作战要求下基于技术与成本的主动平衡。
      美国F一35是未来将大规模装备的第四代战机,是其2l世纪上半期最重要的战机项目之一。可以说该机从诞生以来就一直是全球瞩目的焦点,同时,关于其设计理念和特点也一直存在着很多的争议。
      
      作战性能是否平庸?
        说到F一35的作战性能,往往要牵涉到未来战场的作战模式与战机定位问题。一直以来对F一35持否定态度的人往往会犯两个错误:一是过低估计了隐身性能在空中作战的作用。
        隐身技术是一个对空中作战有着划时代影响的技术跃进。早在二战,人们就已经发现,决定大部分空战结果的是对空情的把握和利用,先敌发现、先敌占位的往往就能克敌制胜。越战时据美军统计,一大半飞行员被击落时不知道自己正被攻击。信息感知能力,也就是对空情的掌握,其实是决定空战胜负的第一要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掌握了对方的数量、高度、速度、方向,乃至机型等,己方才能采用正确战术、掩藏自身弱点、抢占有利态势。敌机盘旋速度快了两度算什么,我机战术选择得当根本就不用和你兜圈子;敌机爬升率快了20米/秒算什么,我机已经占据有利高度和方向,敌机那点性能优势可能根本就无从用起就已经被我机抢先锁定并发射导弹击落。一句话,想办法用自己的导弹而不是飞机去和敌机比机动性才是制胜之道。
        进入20世纪70~80年代,超视距空战一步步占据主导地位,信息感知能力所具有的决定性意义丝毫没有减弱。在贝卡谷地之战中,以色列取得压倒性胜利的根本原因不是F一15或F一16对米格一23的性能优势(虽然这优势也是非常巨大的),而是叙利亚在前沿雷达和指挥系统被破坏、干扰的情况下,必须面对以E一2预警机为核心的以色列空战系统。说到底,盲眼的巨汉再强壮也打不过耳聪目明的小个子。而隐身能力最致命的影响,就是使交战双方对空情的掌握重新变得极度不对等。如果说现代航电系统是在增强自身信息感知能力的话,那隐身技术实质上是剥夺了对方的信息感知能力。
        有很多人在研究用战法来克制拥有隐身战机的一方,殊不知只有掌握了充分的敌情才有战法可言。在对方与自身掌握的战场信息有数量级差距时,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将开发和实践出更多更有效的战法,将自身战力优势进一步放大。战法的优势在隐身战机一方,这是无情的事实。而且在隐身能力上,必须抛弃掉某种形象但却是荒谬的联想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这种联想就是把隐身能力当作了哈里•波特的隐身斗篷,穿上就完全看不见。等到我们有了某种不为人知的技术窍门,就如同念了一个咒语,隐身斗篷失效了,我们和哈里•波特又站在一条起跑线上。这当然是个童话。
        隐身技术本质上是一套完整的工业及技术标准,从机身每一个斜面、每一条曲线,到每一个舱口盖、每一条缝隙,都经过严格的测试计算与折衷。方方面面、严格细致,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而一旦实现,就能实实在在带来巨大的战术优势。试想反隐身一方要用什么条件、多少代价去削弱这个优势?而且注意,只能是削弱而不可能彻底破除。而且雷达信号特征减小后,进行电子对抗的效果就将大大提高。在雷达信号低几个数量级的基础上,就算探测手段提高了,隐身目标也比较容易通过电子对抗系统上的进步继续保持不被发现、不被跟踪、不被锁定的能力,其对非隐身目标的作战优势仍将是巨大的。
        打个比方,如果要掩蔽一个0.3平方米的单兵电台,那么只需要抱来一捆干草就可以把它藏得严严实实;如果让你去掩蔽一台30平方米的“飞毛腿”导弹发射车呢?你运来十卡车的干草和树枝也很难掩藏得好。而事实上你这一大堆掩藏用的东西本身就可能会引起注意并被发现。隐身飞机的雷达反射截面积比普通飞机低几个数量级,在对方雷达屏幕上即使出现也只是微弱闪烁的信号,就好比在飞机上看那个0.3平方米的电台,一旦配以电子干扰,将极难被跟踪和锁定。而一架B一52呢,多架干扰飞机组成干扰走廊都不一定能保得住它。至于那些正在发展中的反隐身措施,还没有一个可以作为主战装备的,只能部分削减隐身战机的优势而已。比如米波雷达,最多也就是能够预警,防御战机上的雷达看不见还是不能对来袭的隐身飞机进行超视距作战。就算防御战机换装大功率主动相控阵雷达,可以在一定距离上发现隐身飞机,也很难锁定。因为隐身飞机的信号是闪烁和微弱的,就算防御战机的雷达某一个时刻将其锁定,导弹的雷达导引头仍然可能无法锁定。
        总之,隐身飞机具有巨大的战术优势,完全可以再配合适当的战术来实现先敌发现、先敌摧毁。这是决定性的。但有些人在讨论F一35时,却常常以一句“将来开发出反隐身技术后”就那么轻易抹掉了隐身技术的优势。显然“鸵鸟精神”是要不得的,连客观面对都做不到,那未来战场上又指望用什么来克敌制胜?
        因此,虽然F一35现在还在试飞、飞行性能还未完全展现,但笔者可以确信的是其空战能力将大大超出“台风”、“阵风”等三代半战机,更不要说其它三代机。各中原因就在于这些战机在空战所需信息的获取上与F一35有数量级的差距。所以,笔者认为“超级大黄蜂”甚至“台风”都有可能成为F一35服役的前过渡机型。
        再谈一点,美军为什么对隐身能力这么看重。因为美国在详细评估后认为:缺乏隐身能力的飞机在面对2l世纪以S-400、S-300、“爱国者”、“宙斯盾”、“紫苑”等新一代先进防空系统时,将不具备足够的生存性。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场趋势。随着技术进步,对一个目标已经几乎可以做到发现即摧毁。可以设想,在与技术先进的对手作战时执行对地打击任务,类似F-14D、F-18E/F或F-15E这样最顶尖的第三代战机面对当代主流先进防空体系时有多少生还的希望?不要只看到美军在海湾上空可以纵横驰骋、战损率低,那是因为当时美军是以领先至少一代的空中进攻体系去打击落后的防空体系。如果是面对同等水准、甚至是领先的防空体系呢?先不要说执行任务,自身的生存概率又能有多高?
        具备隐身能力的F一35完全可以与F一22、B一2等一起首先执行“踢开大门”的任务,以全隐身配置先发制人打击和摧毁对方指挥控制节点、防空阵地等。这些目标防护严密、坚固、数量少,很适合全隐身战机突击摧毁,然后再让身后的非隐身飞机蜂拥而入。防空火力减弱时,如果对火力投射密度有要求,F一35也可以外挂武器实施打击。

        第二个容易产生错误的因素,是机动性在当今空战中的影响被高估了。美军曾经做过深入研究,就是模拟推力矢量对空战胜负的影响。当两架战机只进行近距离格斗时,推力矢量对战果的影响很大,机动性提高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如果两机对头从超视距空战打起,那么推力矢量对空战的影响就小很多了,不再是主要因素。当把空战设定为预警机指挥下的机群空战时,推力矢量对空战结果的影响则微乎其微。其实美国GE和PW公司在90年代早期就已拥有成熟的三维推力矢量技术,并且可以为装备F一15、F一16的国家提供改装服务。早在1991年,美国就已经和以色列一起研究把当时的三维矢量喷管用于F一16的技术问题。但迄今却几乎没有国家这样做(除了印度这样的“另类”),根本原因就是在国防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把钱花在提升航电武器系统对战斗力的贡献,要比加装推力矢量提升机动性大得多。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必须要提一下,那就是一般飞机的性能数据都是在净构型或至多带两枚格斗空空导弹的情况下试飞出的数据。而对于F一35来说,其主要设备和武器都已经内置,实战任务载荷下的性能下降要远比一般作战飞机的要小。如果要比较F一35与米格一29的作战飞行能力,不妨让后者挂上导航/攻击吊舱、3具大型副油箱、两枚1000磅炸弹和两枚中距空空导弹,这样才算公平。对于F一35来说,这是其基本配置,而且全部内置,除了重量影响外,对其气动构型几乎没什么影响。而这对于普通三代战机影响就相当大了,原先能轻松飞两倍音速,此时往往连超过音速都作不到;能作9G机动的,可能连4G都困难。所以,尽管F一35的试飞还没结束,但我们也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即使与三代战机里最优秀的型号相比,F一35在任务载荷情况下的飞行性能也将毫不逊色。
        隐身时代的来临对世界军售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因为它带来了很多敏感问题,因而也使得原先传统军火进出口国之间的合作面对新的困难。第三代战机研制出来时美国在对外销售上是毫不犹豫的,连F一14“雄猫”这样当时绝对尖端的战机也可以第一时间出售给伊朗。而现在,就连80年代就问世的F—117、B一2等战机的关键技术细节仍然处于严格保密之中,F一22已经被美国国会立法禁止对外销售,哪怕是对最铁杆、最亲密的盟国——日本。在隐身技术上已经有所削弱的F一35同样在耗资巨大、进行专门防泄密设计后,依然在生产转让上小心翼翼,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要知道战斗机和攻击机在美国历史上一直都是以普通技术的面目出现。与战略侦察机、战略轰炸机和截击机等不同,战斗机和攻击机对于盟国都是敞开出售。那么,为什么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关键就在于第三代战机的主要技术基础与第四代战机有着巨大的本质差异。
        第三代战机的技术本质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对称性技术体系,也就是说F一15的技战术优势是来自于其自身的高速度、高机动、载弹量、航程、雷达性能、座舱视野和人机界面等所能达到的性能。对方可以发现它,在这方面它和对手是对称的。对手如果想[系统提示:请勿讨论敏感问题]它的优势,也需要在速度、机动性等方面超越它。而隐身战机的优势是带有很强的协作性和非对称性,也就是说对方之所以会在对抗中落于下风,是因为无法发现它或很难发现它。那么,要[系统提示:请勿讨论敏感问题]掉其优势,首先不是自己飞行性能等要好过它,而在于能够先侦测到隐身飞机。如果得到了该种隐身飞机的技术资料,那么即使搞不出一个类似的机型,也可以对其构成巨大威胁。比如其吸波涂料的成分、吸波结构的性能、其对隐身效果有巨大影响的软件运作的情况,得到了这些资料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升部分现有装备的反隐身能力,非对称优势将被非对称的部分[系统提示:请勿讨论敏感问题]。而在以前,就算了解到F一15的垂直机动性有多好、是怎么得到的,苏联也只能苦干十多年研制出苏一27去与其对抗。
        再者,目前来看隐身技术处于优势地位,包括美国自己也无法完全防范拥有隐身技术的对手对自己造成伤害。比如朝鲜即使获得了50架最新的F一15E战机,也很难真的对美国构成打击,再不济美国也可以用数量优势压垮各种对手。但如果现在朝鲜拥有了50架F一117,那美国很多重要目标还真的难以完全避免被打击、摧毁。正是因为隐身技术的这种敏感性,美国采取了严格的出口管理政策,才出现目前这样的情况:英国与美国为了出售时的技术问题吵得不可开交、美国对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技术处理等等。要知道,美国与英国是连战略核导弹技术都可以共享的国家。
        但是,该出口的还是要出口。战机出口是绑定盟国、维持国际影响的重要手段,不可或缺,美国绝不会因噎废食。虽然技术屏障似乎使得美国对其盟国有点“见外”,但F一35最终仍将会是一个统合西方盟国空军的粘合剂。首先,隐身技术的开发、使用和升级都依赖一个非常庞大先进的工业技术体系,而这个完整体系现在只有美国可以提供。一旦购买了F一35,那么一方面你可能会很快喜欢和依赖上F一35的隐身战力;另一方面,来自美国的配件、升级和培训等等也将是不可或缺。其空中力量将首先围绕F一35重新整合,接着再围绕着美国空中力量重新整合。最终,F一35这种隐身信息作战平台将成为“铆钉”,将大部分西方空战力量“装配”起来。所以,美国即使不得不面对部分技术必然而缓慢得泄漏,也一定要尽可能地多拉盟国入伙。
        事实上我们可以发现,不止是空军体系,现在基本上美国的北约和非北约盟国都将“由海向陆”当作本国海军建设的指导原则之一。要说除了美、英、法海军具有越洋攻击能力以外,其它如荷兰等小国有什么必要造大型两栖舰呢,由什么海向什么陆呢?其实这就是追随美国全球战略的体现。他们的海军战略不能以独立武装力量的视角来评判,必要时,他们的驱护舰只与两栖舰与补给舰都将纳入美国的远征特混舰队。陆上部队也一样,美国盟国圈子里对于快速反应部队的建设,也与全球反恐战争的布局有着密切关系。如波兰、德国等中欧国家几乎没有任何现实的外在危险,武装部队的重点不再是保家卫国的装甲部队、重型火力,而是快反部队、特种部队,讲究的是远程兵力投送能力。
        返回头再看,我们会发现从这个意义上讲,F一35也是不可替代的:F一22太强悍,美国在若千年后将简化版的机型卖给日本这样温顺盟友部无法取得通过国会的同意,更不可能大肆扩敞。如果将来再没有一个低端的隐身战机去顶替F一16、F/A一18去占领盟国市场、整合盟国武力,那对美国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发表于 2011-4-12 20:55:2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兵器08年有一期也讲的不错~~
发表于 2011-4-12 20: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马克后有时间再看。
发表于 2011-4-12 20: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辛苦,拜读。
发表于 2011-4-12 22: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军事杂志,基本没啥好看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3GO模拟飞行网|3GO Cyber Air Force ( 沪ICP备08002287号|沪ICP备14050587号 )

GMT+8, 2024-11-16 11: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