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472兄弟提供的宝贵机会下(在此真诚感激),鄙人和朋友们有幸通过全状态的飞行训练模拟器体验了解L15的飞行性能,别的雷达和装备情况怎么样我不清楚,以下列举我的一些切身感受。按照首席试飞员杨耀的话来说,L15的模拟器飞行和真实在天上的感觉几乎是一样的。
1 我起飞后,只是低头收了一下起落架和襟翼,看了一下油门杆,短短几秒钟的功夫,再抬头,平显上的速度已经从300不到加过了650。。。。。
2 我在1000米不到的高度,480km的速度,低头Split-S,改平的时候还有400米。。。。。
3 我几乎所有水平动作都是收油门做的,因为全加力的话,想靠大攻角把速度减到400KM以下要花很久。而且动作之间稍微停顿犹豫一下,速度就加回了角点速度。。。。。
4 飞机纵向操纵短脉冲响应很迅速,阻尼比很大。短周期模态稳定时间很短。横滚时不需要加舵防止侧滑,也不需要反杆和回杆停滚,连续横滚3-4圈掉高度不明显。是典型电传飞控的特征。
5 不到2000米的高度可以跨声速飞行,我感觉到明显的低头趋势,之后趋于平缓。
6 珠海航展上L15的大攻角平飞通场动作,速度在210km/h,未发挥极限。L15加力推重比1.2,瞬时转弯率超过26度,攻角限制器限制攻角28度,全包线无忧虑操纵(尚未经拓宽,按设计为30度)优于FC1和LCA。
7 L15急跃升半筋斗起始速度可以小到400+还可以更小,过顶速度可以低到200+还可以更小, 改平迅速。数据前提是我没有拉死杆,全过程攻角<25度,高度上升700多米。
8 L15座舱很先进,视野和空间很良好。
9 最后降落我的进近速度260,特地了尝试小速度接地。接地速度刚好200km/h,攻角15度,下降率-2m/s,后来据说如果油少点还可以放到190。
根据我的经验,至少从飞行性能和操纵品质来看,L15拥有一架三代战斗机拥有的大部分特性,至少是一个优秀的训练平台。
也具备改装成为轻型攻击机/战斗机,搭配专职飞机执行任务的能力。
支持一下洪都,资源并不富足的情况下搞出这些精品教练机,真的很不容易。
我最最赞同的一句话是:第一次,中国的飞机没有输在起跑线上
衷心祝愿洪都再接再厉,一年更比一年好!
[ 本帖最后由 aceforever 于 2009-6-12 16:23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