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RT。AWG-9能引导AIM-54C远距空空导弹为什么F-15C去不用而用APG-63?主要是1436问的当时我凭借自己的理解就回答他说:“APG-63雷达比AWP-9雷达更好而且AWG-9和AIM-54C这整套东西的维护费用高。”后来想想觉得回答的有些问题所以特来请教前辈!
还有我和两架E级F-14A(共携带8枚AIM-54C,距离超过100Km,高度9000米)拼结果我的F-15屡屡受挫(最好的一次我躲过了4枚AIM-54C接近到F-14后在STT模式下回敬了一架F-14战斗机2枚AIM-120但是F-14躲过了,郁闷),因此我总算明白为什么伊拉克人会见了F-14就跑了(F-14退役真是很遗憾啊,多经典的猫猫)。
AN/AWG-9
名 称 机载武器控制系统雷达
体 制 脉冲和脉冲多普勒
波 段 X
研制单位 Hughes Aircraft
装备时间 1973年
装备机种 F-14A
配用武器 AIM-54、AIM-7E空空弹,Sidewinder导弹,机炮
现 状 1973年夏服役。1984年接受了新的研制合同,研制AWG-9的改进型APG-71
技术特点
AWG-9为机载导弹控制雷达。最初是Hughes公司为海军的F-111B飞机研制的,F-111B取消后,AWG-9雷达及其火控系统的研制并没有停止,而是加以修改和进一步扩大其使用范围,从而用于新研制的“空中优势”战斗机F-14。海军的F-14主要用于舰队防御,其近战能力和机动性比F-111B均有改善。据报道,F-14A于1972年10月配备了两个训练中队,1973年夏正式装备部队使用。
AWG-9原来主要用来制导远距AIM-54A“不死鸟”空空导弹,改进后的雷达增加了连续波制导能力,以控制中距AIME-7“麻雀”导弹。F-14A可携带六枚“不死鸟”导弹或六枚“麻雀”导弹,或这两种导弹的组合再加上四枚红外制导的“响尾蛇”导弹。此外还装一门20毫米高射速M61机炮和若干空地火箭和炸弹。据称,F-14空地投放精度要求达到相当于A-7E攻击机的水平。
AWG-9雷达能为F-14A的所有空空武器进行目标探测、跟踪和测距,并为空地武器进行测距。为实现远距搜索,该雷达采取了如下措施:
1.采用了一个宽频带的圆形平板隙缝阵天线,减低了旁瓣,提高了天线效率。据说,该天线是目前机载火控雷达中所使用的最大尺寸的天线,直径达91厘米。
2. 发射机中采用了栅控行波管,从而降低了对调制器的要求。增大了输出功率。
3. 接收机中采用了微波功能块的固态组件,提高了接收机的性能。
结果,AWG-9雷达对战斗机的搜索距离可达160千米,对飞航式导弹据称也可达112千米。对于同等大小的目标来说,其作用距离约相当于F-4J所用AWG-10雷达的2~2.5倍,远距扫描的空间立体角范围为AWG-10的15倍。
AWG-9雷达可做为远距和中距脉冲多普勒探测器使用,能从地面或海面杂波干扰背景中辨别和跟踪低空飞行目标;或作为远距和超近距的普通脉冲雷达使用。
AWG-9还具有边搜索边跟踪的能力,能同时跟踪24个分散的目标。它与火控计算机和“不死鸟”导弹的末段制导系统配合实现多枚导弹的同时发射。这里的末段制导是指当导弹离目标约16千米时,便用弹载雷达接替导弹控制,从而提高命中概率。这种“同时”发射和制导的能力,可使AWG-9系统在搜索其它空中目标的同时,将六枚“不死鸟”导弹在时间分隔的基础上几乎同时(2秒内)导向六个分散的目标。
由于“麻雀”导弹是雷达制导的半主动导引导弹,导弹飞行过程中要求雷达波束连续照射目标,因而只能对单个目标进行攻击。
对红外导引的“响尾蛇”导弹,正象对其它导弹一样,AWG-9为之截获目标,完成必要的发射计算,并帮助导弹的红外导引头在发射前截获目标。
AWG-9雷达采用了频率分集技术,提高了抗干扰性能。在发射部分,由于采用了宽频带的栅控行波管,使雷达能在19个传输通道上发射脉冲多普勒搜索信号。这种多适应性的管子能接受不同形式的调制,既适用于普通的脉冲雷达,也适用于脉冲多普勒雷达,并在高、低脉冲重复频率下都能工作。
AWG-9雷达在1971、1972和1973年度要求达到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分别为28、32和39小时。雷达广泛采用了机内测试装置,它能将组成系统的31个盒子的任一个有故障者进行隔离,并鉴别出故障发生的位置以及通知飞行员雷达仍能使用的工作方式。
作为AWG-9雷达的补充,F-14还装有红外搜索跟踪装置。其作用如下:
1.当AWG-9雷达由于故障或受对方干扰时,红外搜索跟踪装置将作为雷达的辅助手段,通过被动测量获得足够的信息,以发射“不死鸟”或“响尾蛇”导弹。
2.红外装置的视界可不依赖于雷达天线旋转。当雷达在一个方向上扫描时,红外装置可通过搜索另一空间来增大系统的搜索空域。当雷达搜索低空目标时,红外装置可以在目标与背景辐射之比大的高空搜索。另外,红外视界也可由AWG-9雷达天线带动,这一窄的红外视界仅重叠雷达视界的一小部分。
3.由于红外装置工作在较短的波长,因而在雷达看来是群目标的情况下,红外装置能单个地进行分辨。
整个AWG-9火控系统的组成包括:脉冲多普勒搜索、截获、跟踪和制导雷达、红外搜索跟踪装置、数字计算机、一对显示器和各种控制装置。
由于系统采用了60年代末期的电子元件和封装技术的成果,使系统的体积重量由原F-111B火控系统的1.3米3、907千克降为0.85米3、612千克。
AWG-9系统的一个显示器是25.4厘米直径的阴极射线管战术信息显示器,它显示以符号和数字表示的计算机产生的信息。所显示的全景图象的原始数据来自火控雷达、红外装置以及从数据中心来的各种信息。另一个是12.7厘米的多工作状态存贮管或详细数字显示器,用来显示雷达和红外装置的原始信息。采用这两个显示器,F-14A的海军飞行军官可随时发射除机炮和“响尾蛇”导弹外的全部专门对付远距离目标的武器,而驾驶员可发射任何一种机上武器。
为验证AWG-9火控系统的效能,美海军曾进行了多次试验。1973年3月12日《航空周刊》报道:“至今已发射的57枚‘不死鸟’导弹中的39枚是直接命中和在杀伤半径以内通过目标的。”“去年末由Hughes公司人员驾驶的一架F-14在海军导弹中心获得同时命中四个相距32千米的尺寸不增大的靶标的纪录。”
由于AWG-9系统比较复杂,因而每个系统的成本高达230万美元(最近报道已降为190万美元)。
1984年,Hughes接受了Grumman公司的合同,开始研制AWG-9的改进型AN/APG-71。
性能数据
搜索距离 对战斗机为160km;对飞航式导弹为112km
天线型式 圆形平板隙缝阵
天线尺寸 91cm直径
发射功率 8kW (峰值)
发射器件 756H栅控行波管,增益为50dB
显示形式 水平情况显示
平视显示器
显示器件 25.4cm直径的阴极射线管(即战术信息显示器)和12.7cm多工作状态存贮管(即详细数据显示器)
抗 干 扰 频率分集
重 量 612kg
体 积 0.85m3
可 靠 性 MTBF:28h (1971年)
32h (1972年)
39h (1973年)
AN/APG-63
名 称 火力控制雷达
体 制 脉冲多普勒、单脉冲
波 段 X
研制单位 Hughes Aircraft
研制时间 1969~1974年
装备时间 1974年
装备机种 F-15A/B/C/D, P-3 Orion, F-15
配用武器 AIM-7F,AIM-9L,20mm M61机炮
工作状态 空空,空地,目标照射,地图测绘,空地测距,导航修正,
信标,ECCM,间歇式工作
现 状 正在生产,服役
技术特点
APG-63雷达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在保证作战能力的同时应具有高可靠性及可维护性。为此吸取了F-14和F-111D MK·2综合电子系统过于复杂的教训,取消了多目标跟踪能力,作用距离减少15%,放弃盲目轰炸能力,折衷考虑可靠性与高性能,且研制费用仅为AWG-9费用的1/3。
在APG-63中首次实现用MPRF波形的PD概念。因此这是第一部具有高、中、低三种脉冲重复频率的全波形数字式脉冲多普勒雷达。MPRF可单独使用,也可与HPRF波形交替使用。可在所有雷达载机高度上对所有方位角进入的(包括由正侧方进入的)目标都有良好的上视和下视探测能力。为了保证MPRF的探测距离,采用了13位巴克码脉压。自此PD雷达真正实现了全向、全高度,无速度覆盖缺口的下视探测。
该雷达以空空状态为主,空地状态为辅。表1列出雷达各种工作状态。雷达通过中心计算机/雷达接口与计算机交连,计算机用Fortran语言编程,作战飞行程序有8种软件。主要功能由安装在油门杆与驾驶杆上的开关控制。工作状态由雷达控制面板上的“状态选择”开关控制。
雷达有严格的可靠性保证计划。除要求各分机电路应尽量组件化外,还要求按STD-883B级军用标准对元器件进行严格的二次筛选。元件总数25000个,77块4×6英寸和12块6×9英寸具有两种功率控制能力的四种基本组件构成雷达的大部分电子线路。组件的每一面都是六层印制电路板,线路板间夹有皱纹铝芯结构的空气冷却热交换器,在1立方英尺的元件空间中可耗散1500瓦功率而不致损坏元件。元器件筛选条件为:
整机老炼
时 间 95h
元件老炼
时 间 温度125℃、时间168h
热 冲 击 温度范围-65℃~+150℃,共10次
离 心 加
速 度 30000g
高温存贮 温度150℃,时间24h
该雷达有较为完整的BIT系统,其有效性达90%,故障隔离度达95%以上。BIT的MTTR为1.2小时,外场拆换LRU只用5分钟。目前MTBF的使用统计值已达30~35小时。
于1969年签定936万美元的研制合同,1972年交付第一台原型样机;1974年开始服役于美国空军,当时售价每部75万美元。自1980年中生产的所有APG-63均装有可编程信号处理机、高速数字计算机,可以通过改变软件(而不是硬件)使系统快速响应新的战术或武器。这种雷达已装备F-15C和F-15D。在此之前生产的F-15飞机也要改装这种雷达。
McDonnell Douglas公司1984年3月称,以色列的F-15已击毁56架苏制飞机,其中包括3架米格-25,而未丢失一架。该雷达还用于海军的反毒品走私飞机P-3 Orions。到1986年初,包括与日本合作生产的在内,已生产了650部。
性能数据
LRU 9
天线口径 84cm
扫描范围 方位 ±60°
俯仰 ±60°
横滚 ±100°
最大覆盖范围 120°
波 段 I/J
PRF HPRF 200kHz
MPRF 11kHz
LPRF 2kHz
输入功率 AC 10.5kVA (最大12.66kVA)
DC 750W (最大)
输出功率 12.9kW
作用距离 >185km
分 辨 力 HPRF距离分辨力9.2km
MPRF距离分辨力150m
冷 却 空气15.5lb/min (85℉)
液体3.8gal/min (115℉)
雷达预热 3min
MTBF 60h (设计值)
显示方式 HUD、CRT、PPI
重 量 221kg
体 积 0.25m3
分机概况
雷达有7个LRU装在机头的设备舱内,雷达控制盒在驾驶员座舱内。
1.天线
低旁瓣圆形平板缝阵天线。上面装有L波段敌我识别器用偶极子阵列。天线用三轴万向支架(6个旋转关节)固定,液压驱动。单脉冲的方位差与俯仰差输出时分割地共用一个通道,因此是和与差两通道单脉冲。一个保护喇叭用于接收机保护通道,抑制MPRF的旁瓣强点状杂波。
2.发射机
采用液冷螺旋聚焦栅控行波管。在大功率时用多次电子轰击限幅器保护接收机,该器件插入损耗0.5分贝,恢复时间小于50毫微秒(有的已小于5毫微秒)。
3.激励器
高稳定的晶体振荡器。有几个可供驾驶员选择的频率通道。激励器对HPRF波形进行线性调频调制。
4.接收机
90°移相合并两通道单脉冲接收机。另有一接收机保护通道。主通道用参放对微波信号进行低噪声放大。
5.模拟处理机
对接收机的中频信号进行模拟式处理。用模拟滤波器抑制HPRF波形的主瓣杂波,抑制能力达80分贝。
6.数字信号处理机
由44个组件构成的固定编排的流水线处理机。用512点的FFT进行HPRF信号的多普勒滤波。用数字双延迟线对消器消除MPRF波形的主瓣杂波,抑制能力达55分贝。用16点的FFT进行MPRF信号的多普勒滤波(只有9个能有效利用)。
7.数据处理机
一个采用随机存取磁芯存贮器、容量16K(1979年改为24K的存贮器),字长24位的通用计算机。监视、确定并自动控制雷达工作状态,指挥所有其它分机,控制天线伺服系统,跟踪系统采用卡尔曼滤波技术。计算并确定主瓣杂波的频率及位置。控制截获目标的顺序。控制整个雷达系统BIT执行程序的能力,存贮检测结果,向BIT显示器报告已隔离的故障。
8.电源
低压电源包括天线伺服驱动线路和直流功率预调线路。
9.雷达控制盒
装在驾驶员座舱左侧的仪表板上。发射武器前的所有准备工作和顺序编排均由控制板进行,主控开关控制武器发射/投放信号。
[ 本帖最后由 Wolfhound0104 于 2009-8-20 22:53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