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O模拟飞行网|3GO Cyber Air Force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34|回复: 7

[讨论] 可变发动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4 18: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afwing.com/intro/ace_engine/ace_engine-1.htm

变循环的 YF120
  YF120 不是普通的航空发动机,而是变循环发动机。GE(通用电气公司)开发的这个发动机在低速时以涡轮风扇发动机方式工作,在高速时以近似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方式工作。相比之下,它的竞争对手,PW(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 YF119 则是一台常规的涡轮风扇发动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航空界有一场惊心动魄的龙虎斗:美国空军的第五代、超音速巡航的隐身战斗机的竞争。在竞争的决战阶段,飞机方面剩下两个对手: YF-22 和 YF-23 ;发动机方面也是两个对手:YF120 和 YF119。
YF120
竞争试飞中,装 YF120 的 YF-22 在性能上比装 YF119 的 YF-22 强、装 YF120 的 YF-23 也比装 YF119 的 YF-23 强。这个结果是合情合理的,因为 YF120 凭借变循环在超音速巡航时用适合超音速飞行的涡喷方式工作,而在亚音速时用适合亚音速飞行的涡扇方式工作;相比之下,YF119 只用一种固定的涡扇方式工作。
但是,美国空军认为 YF120 虽然在性能上强过 YF119,却比 YF119 技术风险高、研制费用大。最终,美国空军放弃了 YF120 而选择了 YF119。今天,我们看到的美国第五代战斗机 F-22A 猛禽,使用的就是由性能逊于 YF120 的 YF119 发展而来的 F119 常规涡轮风扇发动机。即使在技术先进性方面比不上 YF120,F119 直到 2011 年的今天,仍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发动机。
发表于 2012-3-4 21: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YF-23下马不也是这个原因嘛!虽败犹荣。
发表于 2012-3-5 04: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2-3-5 07:5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强,能说一下为什么在超音速巡航阶段适合用涡喷发动机?我估计涡扇发动机产生的空气阻力比较大吧
发表于 2012-3-5 09: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已经是2012了吧……
 楼主| 发表于 2012-3-5 12: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可变发动机

黄震楠 发表于 2012-3-5 07:55
很强,能说一下为什么在超音速巡航阶段适合用涡喷发动机?我估计涡扇发动机产生的空气阻力比较大吧

当今三代战机(指西方分代,在俄罗斯就是四代)大多是涡扇发动机,在高亚音速巡航时比较省油(从外涵道流过的高速气流可以产生一定推力),在后燃器工作时(加力)推力较大,但由于迎风面积大,作超音速巡航很困难,而加力状态极其耗油,且后燃器无法长时工作(几分钟),而早期的二代战机用的涡喷机,虽然有迎风面积小的优点,但受制于材料与设计,无法达到足够的推力。
到F119(F-22的涡扇引擎)时,涵道比只有0.2~0.3(这数据是否属实还望高人指点),已接近涡喷发动机(而F120变循环发引擎可直接以涡喷方式工作),迎风面积大幅下降,加上材料进步,总压比大幅提高,涡轮叶片的工作温度大幅提高,使引擎热效率提高,节省燃料,在不用后燃器时,有具有比老式涡喷引擎更大的推力,因此可超音速巡航(实际上还是有限制的,因为在无加力工作方式时,以最大推力工作的引擎仍有时间限制)。
发表于 2012-3-5 14:41:4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可变发动机

Wolfhound0104 发表于 2012-3-5 12:34
当今三代战机(指西方分代,在俄罗斯就是四代)大多是涡扇发动机,在高亚音速巡航时比较省油(从外涵道流 ...

谢谢了,了解一些知识还是不错的,LZ真是好人!不知道中国发动机与国外的差距在哪?
 楼主| 发表于 2012-3-5 15: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可变发动机

黄震楠 发表于 2012-3-5 14:41
谢谢了,了解一些知识还是不错的,LZ真是好人!不知道中国发动机与国外的差距在哪?

材料,加工工艺等。

PS:据我了解,国内没有完全自主研制的涡扇发动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3GO模拟飞行网|3GO Cyber Air Force ( 沪ICP备08002287号|沪ICP备14050587号 )

GMT+8, 2024-6-17 09: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