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O模拟飞行网|3GO Cyber Air Force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freelyflying

[原创] 看看我设计的航母怎么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14 13:24:09 | 显示全部楼层
LZ设计的航母貌似自身近距防空能力了得……看这架势估计33上天也可以多些重量,只是有点担心弹射器的配置会不会容易造成问题
发表于 2008-9-14 23:2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oxwxl 于 2008-9-14 13:23 发表
发现老千的那个和东方绿洲的那个水泥航母长得一模一样。。。。。。。。。


...........................................................
毛,我画航母的那年东方绿洲还没造水泥航母呢。。。。。不过当时我的图被当时的中华网军事栏目要去挂了2个月。。。。。。
na sa ka.....????
没办法,6年前还没多少人拿3D MAX搭航母。。。。
发表于 2008-9-14 23: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ceforever 于 2008-9-14 23:28 发表


...........................................................
毛,我画航母的那年东方绿洲还没造水泥航母呢。。。。。不过当时我的图被当时的中华网军事栏目要去挂了2个月。。。。。。
na sa ka.....????
没 ...


没准东方绿洲就是照搬你的。。。。。。。。。
发表于 2008-9-14 23: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日,那他们可欠我一笔大大的版权费啊
 楼主| 发表于 2008-9-15 11: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

谢谢大家关注,是用3d max做的,但是只做的航母,飞机全是下来的机模。
这是改进后的设计,原来的是前置正中岛式舰桥,批评很多,才改成拱式的,批评的意见还是很多。因为这个舰桥主体建筑只有11m高,而且悬空的,对气流的扰动真的有这么大吗?有没有谁学流体力学的,给个专业的意见啊?至于预警机的起飞肯定是从BC弹射器上起飞的。
这个航母的尺寸比美国的稍大,但10万吨顶天了。
双斜角甲板最大的优点是体现更高的起降效率,而不是甲板飞机停放效率。如果占用一条跑道来放飞机,效率还是蛮高的。
下面是原来设计的方案。

[ 本帖最后由 freelyflying 于 2008-9-15 14:54 编辑 ]
盘古号航母侧视视图1.JPG
盘古号航母后视视图1.JPG
盘古号效果图.JPG
发表于 2008-9-15 12: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建筑的问题是很大的。你想想那么大一块板。。。。。航母开得越快后边的乱流越强,影响区域越大

11米是起降最关键的高度区域,如果那个岛用柱子撑起到110米,可能影响还小些
发表于 2008-9-15 12: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1.CIWS平台太大了,而图上实际装备的近防武器却没有这么多;
2.如509所说,降落道后面的升降机不该这样设置,一是降落时无法使用,另外也挤占了原本属于航空发动机测试舱口的位置;
3.纠正一下509,回收可以利用舰体中部2#、3#的升降机;
4.这种舰桥由于“伯努利效应”,对飞机起飞很不利;
5.我还是比较赞成老千的方案,虽然比较中庸,但这是眼下看来较为现实的设计了,美中不足的是貌似没有看到前部CIWS平台。
发表于 2008-9-15 12:2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邓尼茨 于 2008-9-15 12:20 发表
1.CIWS平台太大了,而图上实际装备的近防武器却没有这么多;
2.如509所说,降落道后面的升降机不该这样设置,一是降落时无法使用,另外也挤占了原本属于航空发动机测试舱口的位置;
3.纠正一下509,回收可以利用舰 ...

我的航母实际上是赤裸裸的拷贝秀。。。。。。  老美5 60年代的东西,没办法,当时高中还小,不太懂,不论看飞机还是看船只看样子认模样,爱看网上的J10小道消息。。。。
6年过去了,回头看看偶尔感觉自己还是学到点东西,有点长进的

不知道再过六年回头看看现在的自己又是什么感触,哈哈
发表于 2008-9-15 12: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外行路过,纯帮顶
发表于 2008-9-15 12: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的东西不一定不好用,你看看从小鹰号到CVN68尼米兹,在到76里根,外形和甲板布局上面几乎看不出变化,主要的变化在舰载机上面,所以说目前来看,不要说尼米兹,哪怕是小鹰号这类的航母也绝对可以得到很高效的制海、制空效果
 楼主| 发表于 2008-9-15 14: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

回楼上的,恕我外行,ciws是什么?我猜测是我所谓的舷下甲板吧?我那样设计实际上除了搭载防空导弹外,主要是堆放炸弹等那些危险物品的,炸弹导弹等可以由小型升降平台运输上甲板,以弥补甲板的准备面积不够的缺陷,这个平台有入口和机库相通,只是我的3d能力有限,没有表达出来,,3d max都是临时自学的,惭愧。所以前面两个平台没有放什么东西一样。
另外作战模式没有表达清楚。再说一下。
1.基础作战模式,这一模式就是第一图去掉尾部升降机的4架飞机。甲板上一共有21架飞机,机库49架,空中没有飞机,总共70架飞机,由于主力战机是su33,70架不算少啦。这一基础模式甲板上的飞机全满弹满油,随时通过5架弹射器起飞。这时不用考虑飞机降落。而且两个斜角跑道除了弹射时,不会被用来停放飞机而导致飞机无法降落。甲板上的21架全部起飞后,在他们降落之前,机库另一个中队做好所有准备后上甲板,接替起飞飞机的位置,起飞飞机降落后回机库。
2.紧急作战模式。21架飞机不够用的时候,后续的飞机大部在机库加油加弹,经1,3,4,5升降机上甲板,因为前面21架已经全部升空,可以同时6部弹射器起飞。因为还不是全力出战,这时应该还有一个中队的飞机待命,不用起飞。滞空的飞机大概有最多56架左右,所以不会发生起飞和降落同时发生的现象。
3.全力作战模式。70架飞机全部上天,需要弹射的是64架。这时考验调度能力的时候到了,因为是高强度的对抗,肯定是多批多轮次的起降,从而可能有起飞和降落同时发生的现象。这时要注意,我前面提到过一个原则,飞机降落后立即下机库,出了弹射起飞,双斜角跑道永远不停放飞机,甲板上最多停放一个中队14架满油满弹的作战飞机。大家也应该注意到,弹射的时间远远短于降落的时间,所以,绝大部分时间可以以双机间隔500-1000m距离的模式双机降落。这个降落效率是现在美国单跑道的大概3倍。具体是这样计算的,双跑道降落4架飞机要9分钟,美国的大概要26分钟。
   最后说说舰桥,如果有定论,前置舰桥死路一条,这个方案没戏。因为取消甲板舰桥现在没有这个能力,垂直起降还不成熟。但是以3m高,25米宽的迎风面积,300m的距离,14度的偏离角,真的就不可以吗?那么,美国人是怎样做到的?不能说美国的舰桥就不会影响降落,一样会的。只不过通过技术可以克服罢了,我的方案没有办法克服吗?
  希望得到高人的解答。
发表于 2008-9-15 14: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CIWS,它是近程武器系统的简称(Close-In Weapon System)

加油加弹是不能在机库进行的,机库主要做维护,战前整备都是在甲板上

还是没有解决甲板作业区空间小的问题,发生事故冲入整备区的问题也没解决

美式航母岛型结构每一艘都在减小,而且是长条形的,影响相对你这个来说比较小,即便如此,英国的CVF还是为了进一步减小乱流改用了双岛结构

升降机太少,而且尾部从来都是动力装置,你设置了升降机和机库那么动力装置往哪放?重心问题如何解决?

中部两台弹射器利用率非常有限

设计双跑道提高回收效率的费效比远没有舰载加油机高
 楼主| 发表于 2008-9-15 15: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楼上的

谢谢指教,ciws 是这个意思啊,呵呵,又学了一个,呵呵。
战前准备区域太小确实存在,至于发生事故冲撞其他飞机,美国人的航母也没有办法完全解决。
升降机有5 部,不少吧。后升降机的动力装置是后甲板下挂的三个箱式结构,不影响航母的动力系统。另外,航母的动力系统肯定不会占用宝贵的机库空间的。美国的航母的轮机舱是在航母的最底层的,和燃油,弹药库在一层的。而且可以通过燃油来配平重心,不至于舰首往水里扎。
以33的载油量和航母的使用方式,配备加油机多余的。因为舰载加油机太小作用不大,太大又不能起飞,所以不用加油机。航母是通过航母本身的机动能力来发挥舰载机的作用的,而不是像路基飞机通过加油来加大航程。
设计的双跑道,得到是更高效的起降效率,但是损失了甲板使用率,增加了降落的难度,所谓的有得必有失。
呵呵。谢谢大家关注。
发表于 2008-9-15 15: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后部的升降机肯定是和机库连接的,中部也有升降机,看来是整个后舰体都是空心的了。如此的话,动力装置的空间真的是没了。前部有舰岛(600-1000吨),燃油,弹药,再加上反应堆(就算为了减少空间使用了电力传动),那肯定是会埋首的

甲板中部升降机的布局二战以后就被证明是失败的设计,让本来就有限的面积更加捉襟见肘

降落失败冲入机群的问题确实有点抬杠,不过美国航母的整备区分为三大块,冲入的话只会冲入一块,不像你这个就一锅端了。

舰载加油机是有的,比如C-2,S-3都有加油的任务,而且都是现役的。他们主要的任务是在航母周围盘旋,给燃油不够却又需要继续盘旋等待降落的飞机加油的。

甲板作业区的缩小直接后果就是一次能放飞的飞机数目有限,所以这么多弹射器就没意义。

你新图上的甲板前舷台还是取消的好,否则起飞时候气流也会很混乱

[ 本帖最后由 cfz8688 于 2008-9-15 15:50 编辑 ]
发表于 2008-9-15 15: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贴一张CVN68的布置图

注意几个重点:
1,甲板作业面积的大小(和整条跑道的面积差不多)
2,机库的布置,装70架飞机要多大空间
3,舰岛的大小

在CVN-21上4号升降机取消了,把降落跑道又向左舷移,进一步缩小舰岛,为的是改善降落事的气流状况以及增加作业区的效率

[ 本帖最后由 cfz8688 于 2008-9-15 15:47 编辑 ]
112339_307261322_hgfouqwt.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3GO模拟飞行网|3GO Cyber Air Force ( 沪ICP备08002287号|沪ICP备14050587号 )

GMT+8, 2024-6-14 11: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