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O模拟飞行网|3GO Cyber Air Force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854|回复: 50

[讨论] 学期?还是教官担任单一的教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23 12: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到3GO切实的开展了航校,我也不由得想发表一下很早就想过的东西——教学系统
就目前我判断3GO的教学方式仅仅是招募一批具备基础能力的队员,然后3GO给出需要这位队员去指导的环节(比如基础,对空地等)。但是人的耐心必然有限,长期说同一句话并且没有任何变动谁都会无聊,而且就目前看来这些教官好像还不存在休息和固定的“上班”时间?还是3GO尚未将这一切建立起来?

盲目的教学并不理性。蛮干,努力不代表就能有成绩,飞机不是用手飞而是用心,用脑子!教学亦是如此。
那么说一下我的设想:
教学为学期制,一个月为一个学期。以单日为教学日,双日为回答日。出现单日为周六时则将教学推迟一天。
每次课堂授课时间2到3小时左右,在课堂中教官针对飞机的各项基础来指导学生。而不是“教会为止”,并在授课日只说不回答,而在回答日只针对学院对昨日所学的东西进行回答。如此教官可以省去进入LO联网的麻烦,而学员也不会盲目的提问,教官也没必要去盲目的瞎说。

理念既然出来了,那么我先制定一下大纲
1号:首先解说LO中的各主战机型,然后教官建立主机并让学员在游戏中对飞机以及仪表和基本飞行进行认知。起飞练习。
2号:解答
3号:指导基础平飞,低飞。减速板,襟翼,以及配平在游戏中的必要性。重点针对降落的详细说明。
4号:第一天学习降落的人必然有很多疑问。
5号:使用Su-25以及T型进行目视和ILS降落训练,并简单介绍航降基本。
6号:解答
7号:学习航母起降以及航母上建立5边飞行。
8号:解答
9号:介绍苏式战斗机的性能,雷达,光电以及敌我识别。
10号:解答
11号:对苏式战斗机的R系列导弹的使用以及基本BVR格斗技巧和雷达告警的教学。(包含ECM战术技巧)
12号:解答
13号:针对美式F15鹰的性能,高度速度单位,雷达系统和敌我识别的介绍。
14号:解答
15号:对美式战斗机的AIM系列导弹的使用以及基本BVR格斗技巧以及雷达告警的教学。(包含ECM战术技巧)
16号:解答
17号:对地无制导武器的认知和使用,以及介绍SU-25和A-10攻击机的探测设备以及攻击步骤和制导武器的攻击方式。
18号:解答
19号:针对近距离格斗的各项机动判断(单双环,筋斗,YOYO等)以及对应方式的判断,并由教官同学员进行一些格斗加深印象
20号:解答
21号:BVR系统巩固教学,实战
22号:解答,以及ACMI的解说
23号:对地巩固教学,实战
24号:解答,以及ACMI的解说
25号:近距离导弹格斗以及机炮格斗,实战
26号:解答,以及ACMI的解说。并考官自行制定毕业作业
27号:考试,学员在这一天中将自己的毕业作业(TRK)上传至论坛并在晚上由考官监督考试。
28号:评分。

学期结束。

1位教官带一批学生,中途可以随意插班或是旷课,学员可以自行选择。列出这个教学步骤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员选择自己需要的课程来学习。
而这些教程我建议由一位教官从头带到尾。目的也很简单,不同教官有着完全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一位教官说“降落接地必须是320,另一位却说是300”这两者虽然结果相同,但却会为刚刚入门的新手带来困惑“我到底听谁的?我该怎么做?怎么做才算合格?”。

而一位教官长期带一个项目的课程也可能会造成乏味,而且还可能天天在TS上等……
将教学改为学期制,如果有2位以上的教官就可以做到轮班,轮流指导 干1个月工作休息一段时间,教官的数量决定了休息的时间,而且还不会让课程混乱也不会出现教官和学员盲目学习和授教后出现的记忆混乱和疲劳的现象。

让教学变得系统化,有目的性,而教官的存在不是将学员教得有多么NB或是多么的独当一面(那些是1对1教学才存在的),而教官的存在也仅仅是带学员入门,将基础授予后学生自己实践获得经验。

教学也不适合和娱乐混为一谈,教学就是教学,娱乐就是娱乐。在连怎么数数都不会的前提下如何去玩躲猫猫?

PS:另外建议开办部分课外班,可以由任何人组织起任何教学,比如和尚的编队飞行
PS2:其实解答日也就是类似于休息日了,教官只需要针对学员问的一些问题进行回答或是论坛上回帖即可,虽然仍然在工作,但工作量绝对比教学日要轻松很多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9-2-23 12:4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需要试行,我可以在4月份就开始带班。

另外,我这个设想不可能完善,希望大家对这套大纲提出意见。
 楼主| 发表于 2009-2-23 12:4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补充:激励制度,教官带出学生后,学生考核CHN的同时递交自己教官的编号,然后进行统计并计算正式队员的考核通过率,让考官自己也有个“分数”存在。而这个分数也可以成为一些特殊荣誉的存在。
发表于 2009-2-23 12: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讲解和解答由同一位教员来带比较好吧?
毕竟知道讲过什么。。。
 楼主| 发表于 2009-2-23 12: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所有的教学全部由一个教官来带,所以这套系统最大的问题就是有没有人能从头到尾的坚持一个月……
发表于 2009-2-23 13: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SakuAqua 的帖子

学员和教官在一个月内都每天都要在线有一定难度,是否考虑加入缓冲期?
发表于 2009-2-23 13: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头到尾。。。
Orz。。。
发表于 2009-2-23 13: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在教学过程中,是1对N的话。N≤3比较合适。
发表于 2009-2-23 15: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定是点拨,点拨...
发表于 2009-2-23 15: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LK的大纲对学生和教官压力有点大,先不说在时间协调方面,首先在教学任务上两天就是新东西,对于一个新学员来说可能有点消化不良,其实基础方面的东西不用讲的太多,有的时候真的得靠自己去练。其实结合中文手册来进行培训应该也是一种方法,这样教官跟着大教学线走,学员在每一部也有资料可查。
发表于 2009-2-23 15:4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战斗中学习 又有兴趣又长技术
发表于 2009-2-23 16: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带学员并不是这么简单的,有些人来了,飞两天,走了,其实他根本就是来玩个热闹,没把飞模当一回事,这种人很难带。
就带学员而言,首先要有爱飞的苗子,还要他肯认真听你讲解,肯按照你给的提示来飞,同时也需要他听得进去你的意见,再经过他不断努力才能够完成学业。
目前教学这一块如果能把人员整合在一起教肯定是最好的,但感觉这一点很难。
集中教学和一对一教学各有利弊,还需要多考虑一下,至于教学方法,楼上各位都是带过人的,肯定都自有一套学习方法,这个就不用强制统一起来了,我觉得应该还是从苗子抓起。至于考核奖励,这个思路我赞同!
发表于 2009-2-23 16: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期制度效率肯定是很好的,不过一个月压力确实太大了,新鸟基础不同,又没有升学之类的压力,维持起来难度不小
  组班或者一对一,我觉得选苗子还是必要的
发表于 2009-2-23 16: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的建议,
另外建议能不能让教学时间间隔适当拉长一点,可以适当减轻教官与学生的负担,让学生有个消化和自己练习的过程,教官有个备课的时间,因为毕竟大家都是有工作和学业的,想学的可以适当调整一下自己的时间.
(比如:每周六晚上纯教,下周六由学生提问,即每周1次或2次).
赞同适当的激励机制.

[ 本帖最后由 feiying 于 2009-2-23 23:28 编辑 ]
发表于 2009-2-23 16: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FL选苗子是这样的。先把游戏和手册发给新鸟,让其自己飞。等他们飞过了第一阵热度以后,连操作手册都不愿意看的人自然飞不好,也坚持不下来。这时留下来的是愿意飞的人会。继续观察,这时有些人会去研究怎么样起飞降落怎么样用武器了。这时我再来点拔,关于仪表需要看什么,HUD,MFD要看什么,转弯时要注意什么等,愿意跟着飞的鸟会留下来,不愿意听的人自然会玩别的去。经过一个月指点,基本上都是些从基础慢慢练来的鸟,再将这些人吸纳到FL队员中来训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3GO模拟飞行网|3GO Cyber Air Force ( 沪ICP备08002287号|沪ICP备14050587号 )

GMT+8, 2024-6-26 16: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