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O模拟飞行网|3GO Cyber Air Force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Darknight

[飞控] lock on的潜力难以想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0-18 21: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Mark在2003-10-14 18:12:16的发言:
061是立足于LOCKON的模拟真实度
我是在说现实中的难度
咱俩立足点不同,说的可有点差了,呵呵,我也是有点太叫真儿了。

LOCKON游戏的确做出了很高的真实度,现实中有很多真实的数据都能在LOCKON里推算出同样的结果,看来开发者在这方面下了相当大的力气,值得高度尊重,正式版上市了一定要买正版收藏。

但是还是有两点要和061探讨(我又开始叫真儿了^_^):
1:中距导弹加速到3马赫,其发动机推力可以使其维持在这个速度上,直到燃料耗尽。而不应该是只加速10秒达到3马赫后转为惯性。3马赫的惯性怎么能维持R-77跑90公里?90公里内的R-77应该是一直有动力的,虽然在上升、下降、高G转弯时它不一定总能维持在3马赫,但是一旦导弹恢复0G值运动时其发动机推力让然能使其恢复到3马赫。即使是在最后15公里打开主动雷达追踪目标时,R-77也是要有动力的。
2:在敌向你发射中距导弹时,你不可能也不应该保持不动。空军基本战术中遇到中距弹攻击应该做90度侧转摆脱动作,各国空军大都应该如此,目的就是让攻击你的中距弹做最大G值的动作,走最大行程的线路。导弹是要做很大G值的动作才能追踪到你的。

以前咱们在F2里打BRV时相互发了导弹大多都是死抗着,随着LOCKON对真实模拟程度的增加,我们也该多探索一些战术动作和配合,实际上在F2里也还有这个空间,在LOCKON里的余地就更大了,这方面我们要多向空军的真飞行员请教了。

AIM-120的主动段时间为7秒,而且AIM-120B以后的型号都无尾烟.
可是F2中R-77的主动段时间>20秒(我没秒表,只测了个大概);AIM-120更恶心,根本没有被动段,而且抗干扰能力还不如麻雀...
发表于 2003-10-20 07: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空空弹打空空弹俺也掺和几句:

首先应该把红外弹和雷达弹区别对待,当然,目前在研的一些多模制导弹不去考虑。

1.雷达弹:雷达弹分半主动和主动弹,打击目标分为前半球和后半球,最大的问题在于:目前的空空导弹都是针对飞机、巡航导弹等目标设计,而空空导弹本身是高速目标,由于导引率的限制,目前的空空导弹要跟住另一枚空空导弹有很大问题,比如说:一枚导弹可以做30G左右的机动,那么要跟上它你的导弹可能需要90-100G左右的过载能力,这一点现在还不现实,不论是舵机的强度还是从能量角度考虑都不能做到,另外,雷达对目标的持续跟踪也是个要考虑的问题。对雷达制导弹来说,半主动导弹从前半球拦截的可能性要大一些(只是理论上),实际上战斗机雷达对这么小的目标信号可能根本就滤掉了。而从后半球攻击么,除非你正好找到一枚失去动力正在减速的空空导弹,击落它还是有可能的(前提是有足够好的专门设计的雷达)。

2.红外弹

红外弹会去跟踪热干扰弹,跟踪空空导弹自然没问题,不过要命中,那么问题还是出现在导引律上,道理和雷达弹相似。此外,必须在目标导弹发动机工作的前提下才有可能。通常空空导弹的设计宗旨是提高平均速度降低最高速度(因为高速下的发热问题很讨厌),这就需要发动机尽可能长的工作,AIM-120、P-77这几种导弹最高速度大概在4M左右(似乎一般4M是上限,超过此速度则需要为温度上升付出额外的重量代价),当然这个速度持续时间并不长,以后的导弹发动机工作时间会更长,因此平均速度会更高。

总之,空空导弹理论上似乎有可能打中空空导弹,但实际上几乎不可行,道理很简单:空空导弹根本不是为了打空空导弹设计的,这不属于目标范围。
发表于 2003-10-20 08: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空空弹打空空弹是很难的
某些低空雷达手册中,巡航导弹有效反射面约0.01平方米,战斗机雷达截获距离不到20公里,用雷达空空弹瞄准一般没有信号反应。比巡航导弹小得多的空空弹就更困难。
 楼主| 发表于 2003-10-20 11:4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空空弹打空空弹俺也掺和几句:
===================================
欢迎木刀大侠光临,等lock on正式版出了,请木刀并方方诸位老侠一起,会猎于克里米亚天空可好?


1.雷达弹:雷达弹分半主动和主动弹,打击目标分为前半球和后半球,最大的问题在于:目前的空空导弹都是针对飞机、巡航导弹等目标设计,而空空导弹本身是高速目标,由于导引率的限制,目前的空空导弹要跟住另一枚空空导弹有很大问题,比如说:一枚导弹可以做30G左右的机动,那么要跟上它你的导弹可能需要90-100G左右的过载能力,这一点现在还不现实,不论是舵机的强度还是从能量角度考虑都不能做到,另外,雷达对目标的持续跟踪也是个要考虑的问题。对雷达制导弹来说,半主动导弹从前半球拦截的可能性要大一些(只是理论上),实际上战斗机雷达对这么小的目标信号可能根本就滤掉了。而从后半球攻击么,除非你正好找到一枚失去动力正在减速的空空导弹,击落它还是有可能的(前提是有足够好的专门设计的雷达)。
====================================
就demo版那种状况而言,1对1,头对头,AI幻影发射单发“米卡”,“米卡”是沿着一条笔直的航迹向我逼近的,对于我来说它就是空中固定不变的点,这是前提,我机载雷达在较远距离是会把“米卡”的回波信号当作噪音过滤掉,但是在“米卡”接近到足够近(譬如:20公里)时是应当被探知的,再近些是可以跟踪和锁定的,因为有“米卡”航迹稳定这一前提,所以一旦取得锁定就不难稳定锁定和照射,再下来的问题就是我的拦截导弹能不能准确拦截的问题了,首先导弹的机动性不是主要影响条件,因为有“前提”所以拦截弹是“针锋相对”的飞向空中一相对固定的“点”,需要考虑的是R-27R弹上的雷达接收机能否在5-2公里的近距离内“看”到被机载雷达“照亮”的目标,同时精确飞到有效杀伤范围,还有就是双方(米卡和R-27R)弹上引信灵敏度,以及战斗部破片飞散方式能否有效拦住相向以4马赫飞行的小目标,这些问题的答案就需要大量的实验或者实战才能得到了,我们坐在这儿猜是得不到结果的。(lock on中是以低的拦截概率来模拟这些不确定因素的)

2.红外弹
红外弹会去跟踪热干扰弹,跟踪空空导弹自然没问题,不过要命中,那么问题还是出现在导引律上,道理和雷达弹相似。此外,必须在目标导弹发动机工作的前提下才有可能。通常空空导弹的设计宗旨是提高平均速度降低最高速度(因为高速下的发热问题很讨厌),这就需要发动机尽可能长的工作,AIM-120、P-77这几种导弹最高速度大概在4M左右(似乎一般4M是上限,超过此速度则需要为温度上升付出额外的重量代价),当然这个速度持续时间并不长,以后的导弹发动机工作时间会更长,因此平均速度会更高。
====================================
红外弹的追踪导引问题同上,存在的问题同样是在拦截弹上,我到是认为,R-73抓住的目标不一定非得处于发动机工作状态,3马赫飞行的导弹本身就“炙手可热”,而现代的全向弹,能对飞行速度1-2马赫的飞机摩擦热源敏感,就不会“瞎”到看不见更热的点。同样未知的是:导引精度、引信、战斗部,因为R-27R;R-73都不是针对这种目标设计的。


总之,空空导弹理论上似乎有可能打中空空导弹,但实际上几乎不可行,道理很简单:空空导弹根本不是为了打空空导弹设计的,这不属于目标范围。
=====================================
鱼雷可以打碉堡,激光制导炸弹能用于打击直升机,空空导弹拦截空空导弹有什么不可能?不同样不属于目标范围?只是自中距弹装备以后,没有出现足够大规模的实战对抗,因此这种“偶然”现象没有机会出现。再来说lcok on,首先这是个游戏,我们在享受她时,同时要享受她所能带来的“刀锋上跳舞”的快感,我们是“不死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仅有1/3的成功率时就敢于尝试这一“偶然”现象,同时赞叹lock on的拟真程度。

顺便提一下,lock on 中,相对于弹打弹,我觉得侧转和速度调整能使雷达脱锁更有意义。




发表于 2003-10-21 04:5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里有一些红外引导技术的数据,希望值得参考

另外还有一些红外引导的相关技术介绍希望能对对红外引导技术尚不太了解的朋友有所帮助:

在光谱学上人们将红外波划分为近、中、远红外三部分。近红外指波长为0.75~3.0微米;中红外指波长为3.0~20微米;远红外则指波长为20~1000微米。在光谱学中,波段的划分方法尚不统一,也有人将0.75~3.0微米、3.0~40微米和40~1000微米作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波段。

但如何划分远红外对我们没有意义,我们不去讨论,因为由于大气对红外辐射的吸收,只留下1~3微米、3~5微米和8~13微米可让红外辐射通过,因而在军事应用上,又分别将这三个波段称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8~13微米还称为热波段。

3~5微米和8~13微米两个波段是现代军用红外探测器工作的两个主要波段,因为在1~3微米、3~5微米和8~13微米三个波段工作的红外探测器敏感绝对温度的峰值分别为1000K、500K和300K。飞机的涡轮发动机尾焰约1000K,无尾焰的热尾流500K~1000K,飞机后半球的表面温度是在300~500K,前半球表面温度为300K(导弹的数据基本和飞机差不多)。也就是说,工作在1~3微米的红外探测材料可以探测到飞机加力的尾焰,工作在3~5微米的红外探测材料可以探测到飞机的热尾流和飞机后半球发动机的热辐射,工作在8~13微米的红外探测材料可以直接探测到飞机前半球通过蒙皮热传递出来的热辐射。

红外点源制导技术
  红外点源制导技术是以被攻击目标的典型高温部分(如飞机发动机的喷口)的红外辐射作为制导信息源,通过红外接收系统把这种辐射转换成反映目标空间位置信息的电信号,导引导弹击中目标。其工作原理为:当视线与红外导引头光轴重合时,经导引头光学系统聚焦的目标红外像点落在调制盘(以一定角速度旋转或固定)的中心,此时不被调制;当目标偏离光轴时,像点被调制,从像点投射在调制盘上的位置,可以判断出目标偏离光轴的方位和角偏差,以此形成控制信号,控制导弹飞行。
  红外点源制导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代红外导弹:(60年代中期以前)使用室温条件下工作的单元硫化铅作探测单元,工作在1~3微米波段,只能飞机开加力时尾追攻击(正负45度),并且分不清哪个是太阳,那个是飞机的加力。

第二代红外导弹:(70年代初期以前)红外制导采用多元红外探测器及一维扫描体制,实现了边扫描边跟踪。硫化铅探测器也采用了致冷技术,以提高灵敏度。除美国外,其它国家几乎都采用了锑化铟探测器,工作波段为3-5微米。不但可敏感目标喷气发动机喷管的红外辐射,而且可敏感发动机排出的废气的红外辐射(热尾流),甚至可以敏感由于飞机发动机热传递引起机体蒙皮温度升高产生的红外辐射,从而使导弹不再限于尾追攻击,扩大了攻击区,导弹能在目标的整个后半球内攻击目标(正负90度),同时由于探测器工作于3~5微米,不再对1000K以上的太阳有反应,所以在这个时候,飞机冲着太阳飞就能摔掉红外弹的战术已经不起作用了。

第三代红外导弹:(70年代中期以前)红外制导全部采用了致冷型锑化铟探测器,改进了调制方式和固态电路,使引导头具有更大的视角和跟踪加速度,攻击角度可达270度,可进行侧向攻击,导弹有更大的射程。工作波段为仍然为3~5微米,可以跟踪飞机的热尾流。但红外/紫外双色跟踪技术及微处理机控制的红外对抗逻辑,提高了抗红外干扰能力。

红外成像制导技术
  红外成像制导克服了红外点源制导的局限性,从70年代中期开始,碲镉汞线列器件、红外焦平面和红外电荷耦合器件(CCD)的出现,促进了红外成像制导技术的发展。目前发展的红外成像制导有两种:一种是多元红外探测器线阵扫描成像系统;一种是多元红外探测器平面阵列成像系统。但无论采取的是哪种技术,只要是使用红外成像技术的导弹都被称为第四代导弹。

多元红外探测器线阵扫描成像系统
  它采用线列或小规模的二维探测器(即普通焦平面阵列),通过光学系统如旋转反射镜或棱镜对目标实现机械扫描成像。工作波段为8~12微米,使用的多元红外探测器4×4元碲镉汞探测器阵列,并扫和串扫部分都是4元线列,被封装在真空杜瓦瓶内,采用闭环致冷器致冷。它采用微型电路,又利用20块采用单点钻石加工技术制成的扫描反射镜组成反射圆环实行扫描成像。这种导弹是有人参与捕获目标,锁定目标后,可以相继采用"质心"跟踪方式和自相关跟踪方式。当目标所占空间不到景物的60%时,跟踪器用质心跟踪方式工作;当目标图像充满大部分屏幕时,用自相关跟踪方式工作。而且在不同的跟踪阶段,可以变速扫描以保证取得足够的信息。与点源制导相比,由于探测器提供的是目标的图像,所以导弹的性能有明显的提高,可昼夜及在有雾、烟、尘等有限的恶劣条件下使用,对隐形目标的识别能力较强,并增加了探测目标和发射导弹的距离。由于探测器阵列元数不多,还必须使用光机扫描,其扫描和调制机构较复杂,成像质量比较低,因此,这种成像制导系统属初级红外成像制导系统。

在这里我们应该重点了解这种技术,虽然这种技术还不尽如人意,但价格相对便宜(NND说便宜也要¥100万/枚)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AA红外弹都使用了这种技术。这种技术工作在8~12微米,不需要追踪飞机的热尾流,而可以直接探测到飞机发动机透过飞机蒙皮的热辐射,使导弹真正拥有了全向攻击能力。我们在飞F2和LOCKON时应该重点观察这种技术在游戏中的表现。世界上首先使用这种技术的是俄罗斯的R-73,其后是以色列的“怪蛇”4,在LOCKON中的米卡红外型也是使用的这种技术。我们国家的霹雳9-C也用同样的技术。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完善,各国在这种技术的基础上还在不断地创新,不断地结合进新的技术,比如: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模式识别与跟踪技术、共用孔径技术、双波段/双色探测技术。特别是R-73导弹,不但将信号处理由原来的模拟改为现在的数字,还增加了双波段探测器(不是双色,而是作用于8~12和3~5微米两个波段),不但增加了R-73导弹的抗干扰能力,还使R-73导弹具有抗云、雨、雾、烟尘等及其恶劣气候的能力。

多元红外探测器平面阵成像系统
  该系统采用二维高密集度的焦平面红外探测器阵列,图像由电子扫描读出,或采用固体成像器件(CCD,我们可以简单的把它比喻为我们现在使用的数码相机,虽然只敏感于红外,但照出来的照片和我们用数码相机照出来的一样,同时红外线又可以不受云、雾等物体的遮挡,这点上有别于电视制导)。凝视红外探测器可像人眼注视景物那样摄取目标。它由成千上万红外探测单元排成二维阵列,与先进的信号处理电路集成或组装一起而构成,既具有目标探测功能,又具有信号处理功能。
但是这种成像系统及其昂贵!目前研制成功的有:
休斯公司研制的碲镉汞(62×58单元)混合阵列,用硅电荷耦合器件进行信号处理,该导引头的工作波段为8~10微米
得克萨斯仪表公司研制的导引头,用探测10微米红外波长的64×64单元阵列纯碲镉汞单片制成。探测器由凝视焦平面阵列、光学组件和常平架组成。探测单元的冷却是靠一个小气瓶,配有小电池,装在一只0.9千克的小盒子里,工作一小时,对探测器作几次制冷;多模跟踪器有一微处理机为主的操纵控制器,用来比较几个跟踪器的输出,可以探测和识别目标的固有特征,鉴别出各种闪光干扰,从而大大提高抗电子干扰性能。储存在跟踪器内的目标背景图像,每秒钟被修改30~60次,因此跟踪器在目标被障碍物遮蔽的短暂时间后,仍能重新捕获目标,实现"发射后不管。
美国在近十年的红外制导研究中已经耗资400亿美元,其中在引导头的研究中就花费了超过50亿美元,目前装备这种技术的AIM-9X在研制时使用了得克萨斯仪表公司的纯碲镉汞单片,后来由于价格上超过了预算(30万美元),投产时又不得不改为了休斯公司的碲镉汞(62×58单元)混合阵列。目前这种导弹在世界军品市场上的开口价为30万美元,除美国以外还没见有哪个能装备的起,据说败家子儿的WW很感兴趣。

说道红外导弹能不能对付AA导弹?我认为目前单从引导头来说还不行。
既然是成像技术就涉及到成像的质量,目前的最先进的纯碲镉汞单片不光是价钱贵,其制造工艺也非常复杂(实际上我们国家也已经掌握了这项技术),成品率极低,加上其他技术的限制,所以目前也只能做到64X64。目前红外导引头探测元件的发展向着高灵敏度,清晰成像,高成品率,低价格的方向发展。国际上各研究机构把大量精力集中在了超晶格材料上,红外CCD器件和钛酸铅热电CCD已经制成功,硅化铂材料也应运而生,虽然它的灵敏度不如碲镉汞,而且只能覆盖3-5微米中波红外,但它的成本远低于后者,每个象素只有几美分,休斯公司的碲镉汞(62×58单元)混合阵列就是和这种材料混合制成,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不断的运用到红外器件上,据分析,近年有可能研制出100万象素以上的导引阵面(实际上美国已经制出了用纯硅化铂制成的1024X1024的器件)。但是我们还是不得不等待,等待1000万象素或者1亿象素的成像技术,因为在5公里,10公里或者更远的距离上扑捉0.01平米以下的红外物体,100象素还是远远不够的。


顺便说几句导弹的引信和导弹的爆炸部:

第四代导弹大部分都采用了激光近爆引信,比较无线电近爆引信更能精确。但是无线电近爆引信也有它自己的优势,比如它不会受到云、雾的干扰。

现在空空导弹的爆炸部有向“定向引爆”,“定向爆炸”的方向发展,但技术尚不成熟,运用的还不广泛。

空空导弹爆炸部装药的多少和导弹威力的大小有很大关系(这当然谁都知道),
LOCKON中几种导弹的装药(全部都是TNT,全部是破片爆炸,非定向型)分别如下:
R-77         22KG
AIM-120   23KG
米卡         11KG
R-73         12KG

 楼主| 发表于 2003-10-21 11: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Mark 的大作,很涨见识,纠正了我“双色”与“双频”的误区,同时还有点儿疑惑和Mark 探讨。

3~5微米和8~13微米两个波段是现代军用红外探测器工作的两个主要波段,因为在1~3微米、3~5微米和8~13微米三个波段工作的红外探测器敏感绝对温度的峰值分别为1000K、500K和300K。飞机的涡轮发动机尾焰约1000K,无尾焰的热尾流500K~1000K,飞机后半球的表面温度是在300~500K,前半球表面温度为300K(导弹的数据基本和飞机差不多)。也就是说,工作在1~3微米的红外探测材料可以探测到飞机加力的尾焰,工作在3~5微米的红外探测材料可以探测到飞机的热尾流和飞机后半球发动机的热辐射,工作在8~13微米的红外探测材料可以直接探测到飞机前半球通过蒙皮热传递出来的热辐射。
==================================================
就我所知,工作在3~5微米的红外探测器应当就可以探测到飞机前半球与空气剧烈摩擦所产生的热源了,工作在8~13微米的红外探测器还被广泛用于红外成像制导的反坦克导弹上,坦克和飞行中的飞机温度可是不同呀,同时这个波长的探测器能探到我身上发出的红外辐射了,3马赫飞行的导弹可是要比我“热”得多,也比大多数飞机要“热”,要不然怎么有“热障”一说呢,按照你上文给出的数据,飞机“前半球表面温度为300K”才合27C,不会还没我热吧?


在这里我们应该重点了解这种技术,虽然这种技术还不尽如人意,但价格相对便宜(NND说便宜也要¥100万/枚)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AA红外弹都使用了这种技术。这种技术工作在8~12微米,不需要追踪飞机的热尾流,而可以直接探测到飞机发动机透过飞机蒙皮的热辐射,使导弹真正拥有了全向攻击能力。我们在飞F2和LOCKON时应该重点观察这种技术在游戏中的表现。世界上首先使用这种技术的是俄罗斯的R-73,其后是以色列的“怪蛇”4,在LOCKON中的米卡红外型也是使用的这种技术。我们国家的霹雳9-C也用同样的技术。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完善,各国在这种技术的基础上还在不断地创新,不断地结合进新的技术,比如: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模式识别与跟踪技术、共用孔径技术、双波段/双色探测技术。特别是R-73导弹,不但将信号处理由原来的模拟改为现在的数字,还增加了双波段探测器(不是双色,而是作用于8~12和3~5微米两个波段),不但增加了R-73导弹的抗干扰能力,还使R-73导弹具有抗云、雨、雾、烟尘等及其恶劣气候的能力。
===================================================
早在中东战争和马岛战争中,就频频出现AIM-9L导弹迎头攻击/命中的报道,怎么“全向攻击能力”会是自R-73装备后才出现的?米卡红外导引头有资料称之为:“焦平面阵列”式的,也频频提到甚至比与之配套的R-550魔术2导引头(多元扫描)更先进之类之类的,是弄错了吗?


说道红外导弹能不能对付AA导弹?我认为目前单从引导头来说还不行。
既然是成像技术就涉及到成像的质量,目前的最先进的纯碲镉汞单片不光是价钱贵,其制造工艺也非常复杂(实际上我们国家也已经掌握了这项技术),成品率极低,加上其他技术的限制,所以目前也只能做到64X64。目前红外导引头探测元件的发展向着高灵敏度,清晰成像,高成品率,低价格的方向发展。国际上各研究机构把大量精力集中在了超晶格材料上,红外CCD器件和钛酸铅热电CCD已经制成功,硅化铂材料也应运而生,虽然它的灵敏度不如碲镉汞,而且只能覆盖3-5微米中波红外,但它的成本远低于后者,每个象素只有几美分,休斯公司的碲镉汞(62×58单元)混合阵列就是和这种材料混合制成,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不断的运用到红外器件上,据分析,近年有可能研制出100万象素以上的导引阵面(实际上美国已经制出了用纯硅化铂制成的1024X1024的器件)。但是我们还是不得不等待,等待1000万象素或者1亿象素的成像技术,因为在5公里,10公里或者更远的距离上扑捉0.01平米以下的红外物体,100象素还是远远不够的。
===================================================
上文的意思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用了先进的100象素导引头的先进红外弹,是不是反而不能攻击5公里外的照明弹目标了?
发表于 2003-10-22 03:28:57 | 显示全部楼层
空地导弹的典型代表是美国的"小牛"AGM-65D/F空地导弹(LOCKON中也有表现)。使用的多元红外探测器工作波段为8~12微米的4×4元碲镉汞(HgCdTe)探测器阵列。用8~12微米的原因是因为行进中的坦克表面温度在400K或者以上,静止的坦克(比如熄火后一小时)是300K。
关于机头温度的一些数据:
一般将马赫数2.5以上看作是出现“热障”的飞行速度。
马赫数为2时,飞机头部的温度可能达到118℃(391K),当马赫数为2.5时,温度可达215℃(488K),当马赫数为3时,温度则达到335℃(608K),马赫数为6时温度达到1480℃,........以后的数字仅和航天有关。很遗憾没有查到飞机一马赫或者以下速度时的温度,但是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分析出机头温度的升高是N倍于马赫数升高的,所以可以说,飞机在一马赫以下速度飞行时机头的温度不应该超过50℃(323K)。以上数据是在普通金属表面得来的数据,实际上现在多数超音速飞行的飞机在机头部分都有散热涂层,用来降低机头温度,保护机头装载的火控雷达的正常工作。热喷涂技术也是涉及航空、航天领域的跨化工、冶金等多行业一个重要课题,各国也都设有专门的研究机构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从最早的陶瓷材料到现在的等离子涂层技术也是经过了几代技术的飞跃,最新的等离子技术已经应用在了隐形飞机上,涂层仅需3MM厚就可以减少80%的热辐射。空空导弹的净速度可以达到3马赫,加上载机的初速度,有的导弹最高可以在瞬间达到4马赫,突破热障肯定也是设计者必须解决的问题,耐高温材料和热涂层技术肯定也要被应用到导弹上的了。

关于“全向攻击”,这是个概念,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我在文中用了“使导弹[真正]拥有了全向攻击能力”的词汇,在应用领域,特别是在军品交易的市场上,理论上还没有,但实际上有可能做到了的,大家就很乐意宣传,在研究领域,在理论上不能做到的就不能称它为是,研究领域对这个问题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总得有超过50%的成功率吧”。这样的争论还延伸到了复合制导是不是主动制导,是不是可以规为“射后不管”的范围,惯导加载机指令修偏,如果没有修偏指令,导弹只能按预定路线飞行,对目标参数的改变不能主动获取,但对轰炸机、运输机、巡航导弹等目标参数变化不大的目标的确可以“射后不管”。全向攻击也是一样,对头攻击时,你只要做动作,就会暴露你的发动机热辐射,我就可以追踪你,你要不做动作,红外导引头虽然扑捉不到你,但无线电近爆引信确可以扑捉到,足够近时一样也能引爆,但是这个概率有没有50%?如果没有,那些搞研究的一定会这么说:那是你自己冲上来找死,不是导弹有全向攻击能力。呵呵,谁是谁非?立场不同结果不同。

关于“米卡”,查阅了资料,确实如061所说,“米卡”的红外制导型采用红外成像焦平面阵列/电荷耦合器件。是我的笔误,正好写到F2和LOCKON了,就顺手把米卡也写进去了,在此更正。

红外成像导弹能不能打照明弹,要计算照明弹的大小,比如照你说的目标距离5公里,一般红外弹的视场是三度,要算在三度范围内、5公里距离上的平面面积,再将这个面积收入100万象素中,看看照明弹这样大小面积的物体能占多少象素,计算机能不能把它识别出来。
反正在前几周的打靶中R-73没有命中比照明弹还大的目标,一枚也没打中。
 楼主| 发表于 2003-10-23 11: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向攻击也是一样,对头攻击时,你只要做动作,就会暴露你的发动机热辐射,我就可以追踪你,你要不做动作,红外导引头虽然扑捉不到你,但无线电近爆引信确可以扑捉到,足够近时一样也能引爆,但是这个概率有没有50%?如果没有,那些搞研究的一定会这么说:那是你自己冲上来找死,不是导弹有全向攻击能力。呵呵,谁是谁非?立场不同结果不同。
================================================
这一段想象的成分就有点大了,按照你的说法,AIM-9L迎头攻击时都是在未捕获目标时“盲射”的,命中目标有时是依靠目标机“正巧”飞入了杀伤范围?这个概率太小了吧,空空导弹都有个最小射程限制,那是因为在发射后,导弹先有一个下坠的过程,然后才在舵机的操纵下飞向目标,在经历上述过程后,“盲目”飞行的导弹能够在三维空间中准确飞入目标附近足够起爆战斗部的范围的可能性为零。AIM-9L的瞄准方式分,直瞄、扫描、随动三种,标准的射击方式,都是要先让导引头“看”到目标后,再发射吧,而且多种资料都把9L的AN/DSQ-29导引头称为“全向导引头”。


红外成像导弹能不能打照明弹,要计算照明弹的大小,比如照你说的目标距离5公里,一般红外弹的视场是三度,要算在三度范围内、5公里距离上的平面面积,再将这个面积收入100万象素中,看看照明弹这样大小面积的物体能占多少象素,计算机能不能把它识别出来。
===============================================
这个是不用计算的了,红外成像导弹是通过热量来感知目标的,照明弹在它“眼中”就是一个巨大的“饼”,成像弹像素数量和它的抗干扰能力和精度有关,和探测距离关系不大。


反正在前几周的打靶中R-73没有命中比照明弹还大的目标,一枚也没打中。
==============================================
可能的原因很多,一定是导引头不行吗?
发表于 2004-3-6 21: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便于浏览及纯净内容,此贴已删掉N百个 感叹赞扬 歌功颂德 卿卿我我  眉来眼去之口水贴。
网速太慢,删贴挺麻烦的。所以如果你感到这个贴子好,拍两下自已的大腿得了。如果你有新的 可考证的 不同的技术数据,那就欢迎你贴上来。
谢谢谢谢谢谢。。。。。。。。。。。。。。。
发表于 2004-6-15 13: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嘩 ! ..... 中國空軍沒找各位去當彈道參謀、實在可惜!.........

Air-to-air missile non-comparison table
Especially not range, for which the correct answer always is "it depends".

To take one example, the Vympel R-77 has a stated range of 100 km against a head-on target at high altitude, but only 25 km in a stern chase. At low altitude it can fire at head-on targets at 20 km, from which we can guess range in a stern chase is 5 km. (See the above diagram.)
And this is presumably against targets that don't try to evade.
[em06]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4-6-15 13: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Specifications:

Length 12 ft
Diameter 7 in
Wing Span 1 ft 9 in
Weight 335 lbs
Speed 760+ mph
Range 39 nm
Power Plant High performance, directed rocket motor
Warhead Blast Fragmentation; high explosive
Unit Cost $386,000
Date Deployed September 1991
怪怪!....美國人真有錢!.......[em06]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4-8-6 07:59:03 | 显示全部楼层
<P>侧转主要是为了使对方导弹跟踪你的跟踪角速度大于导弹导引头的最大跟踪角速度(红外导引头)或是使对方PD雷达导引头无法分辨你反射的雷达波和背景回波(雷达导引头),进而使导引头脱锁。当然,侧转同时配合投放干扰弹效果要好得多。</P><P>另外我国J-8II这种使用控制增稳操纵系统(电气通道具有30%的权限)的飞机已经基本具备自动配平能力。而同样使用控制增稳操纵系统的F-15(电气通道全权限,但仍有机械通道,所以仍不能称之为电传)已具备自动配平能力。可是Lock On中不但F-15要人工配平,连使用电传操纵系统(虽说是模拟电传,但自动配平也是应具备的功能)的SU-27也要人工配平,实在无法理解。</P>
发表于 2004-8-9 16:58:51 | 显示全部楼层
<P>前面的讨论大作实在专业.精彩.</P><P>而我在联机时有时在采用垂直扫描模式时,会很快锁定对方来袭导弹,(当然也有锁定自己发射导弹的可能).此时向目标发射R73效果非常之好.经常击落来袭导弹.游戏毕竟是游戏.凡是可以用到的,为何不用呢</P>
发表于 2006-12-31 11:48:28 | 显示全部楼层
ding
发表于 2006-12-31 11: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P>支持</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3GO模拟飞行网|3GO Cyber Air Force ( 沪ICP备08002287号|沪ICP备14050587号 )

GMT+8, 2024-12-22 22: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